项目编号:SCP-632
项目等级:Euclid
特殊收容措施:一个SCP-632活群落目前被保存在Site-52的生物收容翼内一个20cm*40cm*20cm的封闭围栏中。每周必须通过围栏上的真空槽向内输入足够数量的捕食性昆虫和水。SCP-632的存活个体和死亡个体必须由穿戴全身呼吸保护装备的人员处理。任何时候都应避免皮肤与SCP-632接触。
报告有头痛、皮肤上感觉有蛛网、侵入性蜘蛛形思维的人员必须接受核磁共振扫描,以确定是否存在SCP-632。受影响的个体在出现晚期症状之前要接受镇静和约束,任何新形成的SCP-632个体都需要通过手术切除。
一旦发现野外存在未被收容的SCP-632个体,需要立即将其消灭。
描述:SCP-632是一种通过非常规方式繁殖的蛛形纲动物。成熟个体的长度在10-15毫米之间,具有高度的社会性,群落个体数量可高达500只。虽然SCP-632的外骨骼由一种类似钙化脂肪的物质组成,但其内部几乎完全来自分化的人类脑组织。SCP-632在蛛形纲动物中并不普通,因为雄性和雌性SCP-632在生理结构上类似;两者的性器官似乎皆退化,很可能是其繁殖方式的原因。
SCP-632通过将人类宿主暴露于一系列感官刺激物中进行繁殖。这些刺激因素包括SCP-632腹部的视觉图案、SCP-632在人体皮肤上爬行时产生的触感、以及由SCP-632成熟个体释放的几种尚未确定的化合物。
在接触到SCP-632的所有感官刺激物的2到3小时后,受影响的对象会经历轻微的头痛,皮肤上有蛛网的感觉,以及反复的侵入性蜘蛛形思维。这一感染阶段的核磁共振扫描显示,感染者的大脑额叶皮层中形成了数百个长度为2-3厘米的细丝状结构。基金会研究人员尚不清楚这种细胞分化的机制,但推测与在SCP-1204受害者身上观察到的[已编辑]相似。这些结构施加在大脑血管上的压力会导致受影响的对象头痛,但仅局限于头骨前部。反复轻拍受影响的区域会导致丝状结构释放大量的内啡肽,从而有效地缓解其肿胀带来的疼痛。可以通过及时给予B级记忆删除来阻止这种结构的生长;尽管这种方法能够阻止SCP-632的出现,但并不会缓解现有的症状。
随着SCP-632的形成,对象的前脑内层和颅骨逐渐变薄,因为骨骼、肌肉和脂肪组织逐渐合并到额叶皮质的丝状结构中。初次暴露后的第6至7天,对象头痛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将急剧增加。这是由于丝状结构已经完全发育成SCP-632幼年个体,极大加剧了对脑血管的压力。在这一点上,对象倾向于在额头上施加越来越多的力量,以便释放足够的内啡肽,将疼痛减轻到可以忍受的水平。最终,大多数对象最终会因意外施加过大的力而导致自己的头骨骨折,此时80到200只SCP-632个体会从前额的薄弱处离开大脑。
SCP-632的完全形成通常是致命的。然而,如果及时得到合格的医务人员的治疗,有86%的处于SCP-632最后阶段的宿主中能够存活下来,但其运动功能永久性下降、冲动控制能力下降、并患有严重的蜘蛛恐惧症。
突破事件记录:
日期 | 地点 | 突破事件 | 伤亡情况 |
---|---|---|---|
1972年10月9日 | 安徽██ | 据报道,整个██镇的居民被重物连续猛击致死。快速反应小组在██发现了许多SCP-632超级群落,每个超级群落由数以千计的个体组成。这些超级群落被认为是靠居民腐烂尸体上吸引的成群的苍蝇维持生存的。 | 106死23伤 |
1999年1月30日 | 安徽濉城 | 王希,一名农业部职工,在报告患有慢性头痛后,晕倒在濉城中心的一家诊所。王女士由于撞到水泥墙上导致头骨骨折,进而导致大量SCP-632个体突破颅腔,使28人暴露在它们的感官刺激下。在这一结果被发现之前,已有16名受影响的对象将291人暴露于SCP-632。 | 27死293伤 |
2001年7月11日 | 河南曹庙 | 李珍婷,一名86岁的独居女性,被社区工作者发现死于家中,且缺失其眼睛。虽然她的身体并没有严重腐烂,但尸检显示她的大脑几乎全部消失了。安插在██医院病理科的基金会特工进入现场,发现李女士床上方的天花板有一处SCP-632群落。据推测,李女士因卧床而多次暴露于SCP-632,导致她几乎所有的脑组织都转化为SCP-632。这些个体明显是从她的眼窝钻出了头骨,因为李女士体弱,无法碰撞自己的头骨。 | 1死5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