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ot { --sidebar-width-on-desktop: calc(var(--base-font-size) * (266 / 15)); --body-width-on-desktop: 45.75rem; } @media only screen and (min-width: 56.25rem) { #content-wrap { display: flex; position: initial; flex-direction: row; flex-grow: 2; width: calc(100vw - (100vw - 100%)); max-width: inherit; height: auto; min-height: calc(100vh - var(--final-header-height-on-desktop, 10.125rem)); margin: 0 var(--sidebar-width-on-desktop, 13.6rem) 0 calc(var(--sidebar-width-on-desktop, 13.6rem) * -1 / 2); } #main-content { position: initial; width: var(--body-width-on-desktop, 45.75rem); max-width: var(--body-width-on-desktop, 45.75rem); max-height: 100%; margin: 0 auto; padding: 2rem 1rem; } #page-content { max-width: min(90vw, var(--body-width-on-desktop, 45.75rem)); } #side-bar { position: -webkit-sticky; position: sticky; top: 0; left: 0; grid-area: side-bar; width: var(--sidebar-width-on-desktop, 13.6rem) !important; min-width: var(--sidebar-width-on-desktop, 13.6rem) !important; max-height: 100vh; padding-right: 2.5rem; padding-left: 0.5rem; overflow-y: scroll; transition: translate 300ms cubic-bezier(0.4, 0.0, 0.2, 1), background-color 300ms cubic-bezier(0.4, 0.0, 0.2, 1), padding 300ms linear, margin 300ms linear; border: none; border-color: rgba(var(--swatch-tertiary-color, 170, 170, 170), 0.4); background-color: rgba(var(--sidebar-bg-color, 255, 255, 255), 0); translate: calc(var(--sidebar-width-on-desktop, 13.5rem) * -1 - 1rem); direction: rtl; scrollbar-width: thin; -ms-scroll-chaining: none; overscroll-behavior: contain; scrollbar-color: rgba(var(--swatch-primary-darker), 0.1) /* Thumb */ rgba(var(--swatch-tertiary-color), 0.05); /* Track */ } #side-bar::-webkit-scrollbar-track { background-color: rgba(var(--swatch-secondary-color, 244, 244, 244), 0.8); } #side-bar::-webkit-scrollbar, #side-bar::-webkit-scrollbar-thumb, #side-bar::-webkit-scrollbar-corner { width: 0.5rem; border-right-width: calc(100vw + 100vh); border-right-style: inset; border-color: inherit; background-color: rgba(var(--sidebar-bg-color, 255, 255, 255), 0); } #side-bar:is(:hover, :active, :focus-within) { margin-right: 2.25rem; padding-right: 0.25rem; overflow-x: hidden; overflow-y: auto; border-color: rgba(var(--swatch-primary-darker), 1); background-color: rgba(var(--sidebar-bg-color, 255, 255, 255), 1); translate: calc(var(--sidebar-width-on-desktop, 1rem) - var(--sidebar-width-on-desktop, 0)); scrollbar-color: rgba(170, 170, 170, 1) /* Thumb */ rgba(252, 252, 252, 1); /* Track */ scrollbar-color: rgb(var(--swatch-primary-darker, 170, 170, 170), 1) /* Thumb */ rgb(var(--swatch-menubg-color, 252, 252, 252), 1); /* Track */ } #main-content::after { content: " "; display: flex; position: fixed; top: 0; left: 1rem; align-items: center; justify-content: center; width: 1rem; height: 100%; max-height: 100%; transition: left 300ms cubic-bezier(0.4, 0.0, 0.2, 1), background-position 300ms cubic-bezier(0.4, 0.0, 0.2, 1), opacity 300ms cubic-bezier(0.4, 0.0, 0.2, 1); background: url("https://scp-wiki.wdfiles.com/local--files/component%3Acollapsible-sidebar/sidebar-tab.svg"); background-attachment: fixed; background-repeat: no-repeat; background-position: center left 1rem; background-size: 1rem 12.875rem; pointer-events: none; } #side-bar:is(:hover, :active, :focus-within) + #main-content::after { left: calc(var(--sidebar-width-on-desktop, 14.5rem) * -1); width: 0rem; transition: left 300ms cubic-bezier(0.4, 0.0, 0.2, 1), background-position 300ms cubic-bezier(0.4, 0.0, 0.2, 1), opacity 300ms cubic-bezier(0.4, 0.0, 0.2, 1); opacity: 0; background-position: center left calc(var(--sidebar-width-on-desktop, 14.5rem) * -1); font-size: 0em; } #main-content::before { content: " "; position: absolute; z-index: 9; top: var(--final-header-height-on-desktop, 0); left: 0; width: var(--sidebar-width-on-desktop, 14.5rem); height: calc(100% - var(--final-header-height-on-desktop, 0.688rem) - 2.313rem); margin-bottom: calc(var(--final-header-height-on-desktop, -2.313rem) * -1 - 2.313rem); transition: translate 300ms cubic-bezier(0.4, 0.0, 0.2, 1), opacity 300ms cubic-bezier(0.4, 0.0, 0.2, 1); opacity: 0.5; background-color: rgb(var(--swatch-alternate-color, 0, 0, 0)); pointer-events: none; translate: calc(var(--sidebar-width-on-desktop, 14.5rem) * -1 + 1rem); } #side-bar:is(:hover, :active, :focus-within) + #main-content::before { translate: 0; opacity: 0; } #side-bar .side-block { margin-top: 1em; padding-left: 0.25em; border-right-width: 0rem; border-left-width: 0rem; border-radius: 0; background-color: rgb(0, 0, 0, 0); direction: ltr; } #side-bar .scpnet-interwiki-wrapper { direction: ltr; } /* Print Friendly Formatting by Estrella */ body.print-body { --sidebar-width-on-desktop: 0; } body.print-body #main-content::before, body.print-body #main-content::after { display: none; } }
著作信息
SCP-CN-1504:变古乱常,成仁取义
作者:SisterTan_Greasy
发布日期:2020年10月17日
插图: 演绎部由Veleafer设计,W Asriel绘制
逻辑部由ShineShadowD绘制
CC-By-SA 3.0。
来自基金会逻辑部门的通知
此文档被标示为SCP-CN-1615的强关联收容物,在阅览本文档前需先查阅文档编号CN-1615以获取基础性信息。
此文档因不明原因存在大量逻辑谬误,阅览人员为避免可能出现的高位现实替代情景,需保证随身携带的总基调稳定爪稳定运行。
——RAISA监视部
·
·
·
·
·
·
·
·
·
·
·
·
·
项目编号:SCP-CN-1504
项目等级:Chhokmah1
特殊收容措施:项目无需亦无法被收容,亦或对其进行彻底收容被认为是不可能的。现阶段,基金会唯一可行的手段即是完全依照逻辑部计划,尽可能多地对项目产生的“离线叙事”进行研究。离线叙事居民口中所述的对现实的代称来源同样需要进一步分类和统计。
SCP-CN-1504-1应被收容在C-2型人形收容室,在其提供关于项目的准确信息前,满足其全部不过分要求。
2001/10/4收容措施更新:基金会唯一可行的手段即是完全依照演绎部计划。
描述:SCP-CN-1504是一类时间-空间异常。基金会在对某一高危项目实施收容行动时,为能更高效地确认项目行踪,演绎部放映了未来三周的叙事情景,在此期间,发现于接下来的13天至17天内尽管时间正常流逝,但并没有出现叙事。基金会成立研究小组对此现象展开调查,研究结果认为成因主要分为以下两种:
- 同时发生在同一直线叙事线内的两个不连续的点发生时间断裂,被截取部分脱离原时间轴被用在其它平行叙事线上。
- 同时发生在同一直线叙事线内的两个不连续的点发生时间断裂,被截取部分脱离原时间轴后被独立出来成为一条与原时间轴平行的叙事线。
第二种论点相比之下支持者较少,半数以上研究员认为:若叙事独立存在,当被截取部分的时间流逝殆尽,时间轴便会出现逻辑紊乱导致叙事覆灭,促而产生RK级“叙事崩毁”情景。不过这同时使基金会意识到,若不尽快将被截取部分补全,原叙事线也会随时间轴的推进而自行崩解,RK级情景同样无法避免。尚不确定被截取部分是否拥有固定区间并不断重复。
SCP-CN-1504-1是一人形实体,生物性状符合40至45岁中年人类男性全部特征,自称曾系基金会4级研究员,但因数据库中查无此人且其不愿透露更多个人信息,目前无法证明其言论的真实性。于2001年7月11日夜晚,CN-1504-1使用基金会个人信息卡进入处于关闭状态的伪装成写字楼的Site-CN-75,此时间段站点并未对平民开放。以下是来自迎宾大厅内录音设备的记录:
<录音开始>
未知女声:对不起先生,不管您是以何种方式越过保安和安保系统来到我的面前,您都应该清楚我们证券公司已经下班了,如果您需要——
未知男声:听着,别装什么公司了,我知道我脚下的正是Site-CN-75,我还知道你是雒星尘,大名鼎鼎的模因学博士来当销售经理是多么可惜。
未知男声:演绎部近期一定发现本元叙事被删掉了一部分,叫他们滚蛋,这是逻辑部的活。现在的要紧工作不仅是补全现实的空缺,更重要的是保证我们的“平行宇宙”朋友一直安全,基金会一定知道一份损坏的程序被拖进另一个程序中运行会发生什么。逻辑,补全它们的逻辑就是在补全自己,至少让那个宇宙以我们需要的完整形态回来,毕竟,你我还要再经历一遍这段剧情。独立叙事的产生变相让大家拥有了掌控未来的机会,亦或是习得编撰同层叙事的方法;剧本在你们手中,不要让去年今天的悲剧重演——
未知女声:停,打住,胡编乱造够多了,已经有太多在我的权限等级下不该知道的故事。不论你再说什么,等到明天的记忆删除后我也会统统忘却。(停顿)再者,你凭什么认为基金会能相信一个陌生人的鬼话?
未知男声:信[模糊]。
<沉默>
未知女声:……有麻烦了。
<录音结束>
鉴于上述事件的发生,基金会对该男子进行一次访谈,但通过研究其在访谈中展现出的异常表现,和其对基金会远超高权限人员的了解,基金会模因学家及病理学家认为有必要将其暂时编号为SCP-CN-1504-1并收容观察。
采访记录摘要 2001/7/12
采访人员:SCP-CN-1504-1 | 目标:SCP-CN-1504 | 负责人:Dr.Eartha
<记录开始>
Dr.Eartha:先坐下吧,如果口渴的话……你应该知道咖啡机在哪,毕竟你说你在各个站点都工作过。
SCP-CN-1504-1:我可没说包括Site-140。
Dr.Eartha:什么?
<沉默>
Dr.Eartha:那么接下来你需要如实回答我的几个问题。你的名字叫什么?为什么所有数据库都不存在你的个人信息?两千年发生了什么?以及——
SCP-CN-1504-1:问题这么多我可回答不过来,(停顿)就算是将我的名字输入到Site-01的搜索引擎也不会有你想要的结果。事实上,你们对我的主观认识远远大于我本身的客观存在,而我的心智早就成为绝对的客观,原因就是一年前的事故——两位数变成三位数。掩盖协议导致一位英雄的付出归零,倘若当初……
监控捕捉到CN-1504-1的双眼用力闭合后睁开,紧盯着Eartha博士手中的档案。
Dr.Eartha:倘若什么?
CN-1504-1未作出任何回应,Eartha博士察觉到对象正在注视自己手中的档案后将其拿起准备放置在背后。
SCP-CN-1504-1:放下!
Eartha博士受到了惊吓,档案应声散落在地上。可观察到CN-1504-1的视线从桌下的纸质材料向其正上方缓慢平移,眼球快速转动并突然伸出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对空气夹取,推测是在抓捕某种飞虫。
Dr.Eartha:停止你的装疯卖傻,我的时间是有限的。
SCP-CN-1504-1:对。
Dr.Eartha:对什么?
SCP-CN-1504-1:你,你们的时间是有限的,再不修正现实就来不及了。(停顿)难道你看不到纸上写的“谈告报访”四个大字吗。看,看这个,这是“时间”的“间”,在我手里,纸上的“时间”缺了一部分。
Dr.Eartha:好了,你可以离开了。你最好去找王荨,她是这里最好的精神病学专家。
<记录结束>
于对CN-1504-1的访谈结束后,演绎部和逻辑部分别以己方的观点为基础进行了多次研讨会议,因双方所持观点截然相反,两部门为证明自身论点的正确性而反复发生争执。
逻辑部认为,基金会从未接触过此类异常,短时间内无法总结出合理的应对方案。虽无法对CN-1504-1的言论进行证伪,但基金会有必要做好准备面对可能来临的某种尚未被记录在案的K级情景。演绎部认为,在无法得到万无一失的计划之前不应轻举妄动,选择求助上层叙事更为稳妥。在全体参议人员商榷下,基金会以24-0-0的投票结果选择由逻辑部全程监督SCP-CN-1504。
前言:2001年7月16日,逻辑部利用普罗米修斯实验室自主研发的离线叙事迁引终端(SEW5N/33F5N/POIR9)2
将特工放入一SCP-CN-1504个体中,目的是通过探索来提供项目更详尽的信息以供基金会下一步行动。由于逻辑作业特殊性,本次行动放弃使用D级人员,直接派遣机动特勤队癸未-4 “栉工”两名队员进行探索任务。
[行动音频/视频记录]
行动人员:MTF-癸未-4 “栉工”。领队01-栉,队员03-剃
指挥部:Site-CN-75逻辑部门
<开始记录>
指挥部:为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初次探索行动仅派遣两人。你们自身的生命安全比探索行动更加重要,好运。
01-栉:是。剃,再次检查设备,解除枪械保险机。
03-剃:检查完毕。
指挥部:领队重新汇报任务目标。
01-栉:对CN-1504进行初步探索并绘制地图,记录其与现实的差异,尽可能寻找可正常交流的人类目标。
指挥部: 你们的生命高于上述所有任务价值,若出现情况立刻报告。
两位特工头部与四肢开始向内折叠并剧烈出汗和抽搐,持续三秒后消失,摄像机画面转变为一户外的十字路口。
01-栉:癸未-4到达指定任务地点。这里应该是某地的市中心,看起来非常繁华,只不过周围一个人没有,甚至草丛中连任何虫子都没有。视野终点是无穷尽的白色,推测现在身处某一有固定长度的区间内。值得注意的是,街边的各类小吃还冒着腾腾热气,感觉刚刚出炉,明明没有厨师和客人。
03-剃:队长你看,这是从后面甜食店的橱窗中取出来的。
03-剃将手中的吐司掰开,截面呈现出刺眼的亮白色。
03-剃:里面的东西你知道是什么吗?我发现它不论在何处被折断都是这种情况。以及,如果把外面一层皮全部剥离掉,手中的面包便彻底消失了。我尝试从正门进入店内,但打开门后我也只能洞见同样的白色,就像只有贴图没有建模一样。远处有根悬浮在空中的跳绳,呈现出正在有人使用的弧形,但其实一动没动。
01-栉:方才提及到的锅中的雾气经调查也是静止的。
指挥部:这条叙事已经依照CN-1504-1所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逻辑补正,怎么仍然出现如此不符合逻辑的异常现象……现在我立刻派人去找——
01-栉:等等,指挥部,报告指挥部,我们身后尽头的白色离我们越来越近,要过来了!
两人镜头转向正后方,可以发现远处的白色色块逐渐清晰。与此同时,街道两侧的店铺开始自行运转:竹制长签在无人操控的状态下飘于空中,自动穿透了盘内的生鱿鱼并落在铁板上发出滋滋响声,调料盒在铁板上方盘旋,不时地向下倾倒调味品。隔壁的铁锅中浮出气泡,多种刀具在菜板上将鸡肉肢解后铲入锅中溅出高温的热油。绳索在台阶上自发地绕一椭圆轨道快速做圆周运动。路面上水坑中显现仅在被踩踏时会呈现出的波纹,但画面中并未捕捉到任何生物体。
01-栉:身旁的物体,它们仍然处于静止状态……对,由静至动的变化是伴随白色的高墙一同推进的!
指挥部:终止一切探索任务,向反方向逃离!我们会尽快将你们的叙事迁回现实!
指挥部:应该结束了。癸未-4,收到请回答。
<白噪声>
指挥部:该死,联络失败,信号来源丢失了。
于约3分钟后,两名特工突然出现在Site-CN-75指挥室。
Dr.Eartha:你们,你们是怎么回来的?
03-剃:为什么我们会在——
两人消失。
Dr.Eartha:特工们在哪!
于约8秒钟后,两名特工突然出现在Eartha博士身后。
01-栉:不对,我一直在指挥室,我们已经回来一小时了。
Dr.Eartha:你刚刚应该站在我面前才对。
01-栉:不,不是,我当着你面走到你的身后,但在场的所有人都一动不动,就这样持续了整整半个多小时。
Dr.Eartha:看来麻烦只增不减,(停顿)不过我有个大胆的猜想,你们先回宿舍休息,一周后进行下一次探索。
<记录结束>
在初次任务结束后的三个月内,逻辑部陆续对项目进行多次探索并总结出规律。从现实中被分离迁出的独立叙事应仍为现实的一部分,一些文献中将其命名为“离线时间”或“离线叙事”,意为“脱离现实时间线的时间或叙事”。
项目于SCP-CN-1504-1出现的前几月首次引起基金会的注意,依照CN-1504-1所述,倘若叙事中任意区间出现错误未及时进行逻辑补正,不论离线叙事在何处,整个叙事都会彻底覆灭。每当其受到补正,出现异常现象的几率会显著降低,与现实的差异也会逐渐减小。在一次任务执行过程中,特工被突然移动的石块所绊倒,白色的屏障从特工身体穿过后并没有发生任何身体不适和变化,长时间未将多个离线叙事迁回现实也未发生任何异常,这不禁使基金会开始质疑-1的言论的可信程度。
每当特工返回现实,一定会出现多次再度消失和重现的情况,根据特工的描述,曾经到达过离线叙事的人才会察觉此事,亦或是仅有这些人可以在其他人“静止”的时间内做出行动。逻辑部首席分析师推测,该现象出现的原因是“离线叙事由于受到了逻辑补正,整条时间线在推进同时快速增长,以至于远远超过从现实脱离时两不连续节点的距离”。不过现实的空缺长度并不会因此而改变,这导致时间线无法以直线的形态归位,而是被挤压成类似于“Ω”形状的曲线。现实时间线推进速率并未减缓或被折叠,叙事却发生偏转,因此当“Ω”凸起部分向直线的投影中与直线时间为重合区间时,离线叙事便会以更快的速率将时间推进至非重合区间,在其他处于现实叙述者眼中变会出现“时间静止”。本质上,“时间静止”是相对的“叙事加速”。综上,逻辑部证实CN-1504-1的言论皆属伪命题,基金会决定不再采纳其方案,转而相信实验中总结的客观规律。
在认识到SCP-CN-1504性质后的最近一次探索中,基金会为特工配备了可供维持日常生理需求的食物和淡水,目的是记录若更长时间不将离线叙事迁回并一直进行逻辑补正的结果。
随白色屏障和时间的推移,离线叙事中产生了人类实体,从3岁至91岁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性别皆存在。特工与其交流后得知,离线叙事居民知晓另一条叙事(现实)的存在,并用大量不同的称呼对其进行区分3,类似于“Linkage”和“Nirvana”,在多数情况下,离线叙事与现实的关系似乎被称作“镜面闪点”,含意不明。
前言:2001年10月4日,SCP-CN-1504-1申请与Eartha博士谈话,声称有关于项目的重要信息需订正,访谈于C-2人形收容室进行,对象与博士间放置有一层反奇术玻璃。与此同时,现阶段被派遣至离线叙事的特工向Site-CN-75提交报告,报告同时站点内部发生非站点内收容的异常现象,CN-1504-1深陷难以抑制的谵妄,所有与其交流的尝试均未成功。
[访谈记录/事故报告]
采访人员:Eartha博士
采访目标:SCP-CN-1504-1
<开始记录>
Dr.Eartha:找我什么事?我的时——
SCP-CN-1504-1:我明白,时间有限,我长话短说。(停顿)演绎部现在该登场了,你们即将面对的不是用逻辑就可以释明的。我承认我最开始的判断有失误,逻辑部也一定发现——
Dr.Eartha:判断如何你自己心里最清楚,逻辑部已经在没有你的帮助下发现了项目的本质。听着,你几周前向基金会提供的知识除了离线叙事需要逻辑以外无一正确,不管你是出于何种目的潜入基金会并尝试误导我们,你和混沌分裂者的计划早就失败了。
SCP-CN-1504-1:我不是什么混沌什么者,我一直和基金会在同一战线。
Dr.Eartha:事已至此,你的发言没有任何价值。我要走了,你也可以回家了。
Eartha博士起身离开。
SCP-CN-1504-1:就连逻辑补正也是假的!
Dr.Eartha:你说什么?
SCP-CN-1504-1:这异常从头到尾和逻辑没有一星半点关系!
Dr.Eartha:我可没时间——
SCP-CN-1504-1:时间,时间,就他妈知道时间,叙事就是时间!连逻辑部的人都用“叙事”这个形而上的术语,没人站出来提出质疑吗?从那离谱的投票结果开始我便察觉到,Site-CN-75的一切都与基金会作风不符,难道谨小慎微般在全方面做好准备再行动是错误的吗?你们凭什么相信一个陌生人的鬼话?研究了如此久的离线叙事,演绎部没有丝毫举动,也不质疑这场投票的结果,你能告诉我原因吗?
Dr.Eartha:我警告你——
此时静止放置在桌上的四根圆珠笔突然笔尖朝下垂直于桌面立起来,笔记纸张无故出现多次对折痕迹但依旧保持平整。
SCP-CN-1504-1:逻辑不重要,逻辑补正也不重要。叙事一直在生长,把它扔在荒郊野外也在生长,重要的不是保护叙事,重要的是把它们夺回来。它们是从生物身上割下的血肉,当血肉生长到极点,那便是另一只生物。那是有逻辑的生物,那是怪物!
人形收容室剧烈震动,Site-CN-75其余房间未出现此情况。圆珠笔开始抽搐并突然悬浮于空中进行书写并漏出笔墨,摄像机因震动而无法捕捉到笔尖处的文字或图案,推测为某种人形图案。
CN-1504主要负责人破门而入,并播放了一段来自癸未-4队员的录音。
01-栉:能听到吗,这里是离线叙事ξ,重复一遍,这里是离线叙事ξ。一件匪夷所思的情况需要报告。
SCP-CN-1504-1:你不知道演绎部在基金会的作用,我在逻辑部工作时和你一样看不起他们,他们总是在神神叨叨地研究头上三尺是否有东西,神明在逻辑部看来的确不符逻辑。
01-栉:当我从居所走出去看到门前喷泉上的彩虹,前进十米转弯被栅栏绊倒后闻到泥土的腥味,这种感觉在哪里见过。
负责人因房间晃动而无法平衡并摔倒,口袋中掉落了约十二枚硬币,触碰到地面后开始快速旋转,在2秒后全部同时停止,均以侧面与地面接触并互相垂直。
SCP-CN-1504-1:离线叙事长度一再增长,难道不觉得“Ω”形叙事和特工消失次数对不上吗?你排除过叙事和现实相交或打结的情况吗?你想了吗?基金会为什么不想想?说话!
负责人晕厥,开始陷入变得柔软的收容室地面。
Eartha博士尝试逃离,但大门已从外侧被反锁。
Eartha博士开始大声呼救,因收容间完全隔音而失败。
01-栉:我决定调查出原因,于是便马上回到房间中,在墙上找到一块醒目的位置,那里我每天起床都能第一时间看到。
收容室室内温度显示为零下183摄氏度,但SCP-CN-1504-1的衣物及Eartha博士的工作日志燃起火焰。
SCP-CN-1504-1:知道为什么我会在你们不告诉我的情况下了解如此多的研究成果吗!
房间角落开始快速发霉并散发恶臭,桌椅和地面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积压大量灰尘。
Dr.Eartha:别杀我——
01-栉:我拿起黑色马克笔,搬了一把椅子踩在脚下,让我能够到那片墙壁。
收容间金属墙壁开始融化。反奇术玻璃颜色变淡,玻璃逐渐消失。
空中的墨水图案因温度逐渐变得清晰可见,经辨认为MTF-乙申-14“线尾侏儒鸟”和MTF-乙申-15“蜡嘴雁”成员的画像,全员已在1995年的“望月”计划中被标记为已损失。
01-栉:我准备在墙壁上画一个大大的标记,当我下一次有同样感受时便会知道我是否的确经历过。但是,我看到了不该存在的景象。
响起Site-CN-75收容失效一级戒备的警报声,房间所有物品被警报灯的红色所覆盖,此收容间外无任何警报声和人员慌乱。
SCP-CN-1504-1:这些离线叙事由我创造,因为我受到了最强烈的逻辑补正。为什么基金会还不将我处死,你研究透彻了吗?
Eartha博士跪在收容间角落并不停拍打房门。
Eartha博士表现出严重缺氧的窒息表情,嘴唇变成黑紫色。
01-栉:我看到了满墙的标记,整个墙壁都是黑色。
SCP-CN-1504-1:月亮也是我创造的。
SCP-CN-1504-1:逻辑部,镇得住吗?
整个收容间内所有物体突然消失,房间内被一片漆黑所替代,时不时出现星光。
<记录结束>
后记:事后的分析结算报告表明,在此次事件中共计受伤0人,死亡0人,失踪3人。C-2人形收容室内部与使用前状态保持一致,房间内并未出现摄像机中捕捉到的星空场景。在寻找到Eartha博士之前,对SCP-CN-1504的研究无限期延后。
5/Pataphysics权限已认证
前言:本文件为SCP-CN-1504-1消失后,
逻辑部为调查事故原因播放近期监控录像过程中所发现。
文件回收于2001年10月3日。
令人费解的是,在观看录像前,站点无人知晓此事件。
<录像开始>
<00:00:00> C-2人形收容室监控侦测到移动的人影。SCP-CN-1504-1从床上坐起,走向房间照明设备开关并开启。
<00:00:05> CN-1504-1注视监控。
<00:00:07> CN-1504-1从收容室离开。此时因站点处于夜晚低级戒备状态,各楼层走廊内巡逻警卫数量较少,对象似乎避开了所有警报设备并顺利抵达位于Site-CN-75-C2的装备贮藏室4。
<00:00:14> 指挥部注意到收容间内无生命迹象,即刻派出驻站MTF-丙申-03展开搜寻工作。
<00:00:21> CN-1504-1将生物电子联结装置安装到一件液冷通风服上,从更衣柜中取出防雾霜及反光镜,背对镜头进行未知操作。
<00:00:24> 特遣队得知CN-1504-1在装备贮藏室后立刻前往CN-75站点C区。5
<00:00:39> CN-1504-1组装出一套简易宇航服并将其穿在身上。
<00:00:41> MTF-丙申-03队长率先到达贮藏室,发现门已上锁,准备破门强行突入。
<00:00:42> CN-1504-1受到惊吓,开始表现出恐慌。对象看向正在融化的铁门。CN-1504-1短暂转头看向镜头,看到对象异常气愤。
<00:00:44> CN-1504-1从袖子中取出一张纸和一根圆珠笔。对象快速地从抬头看向铁水和低头看向手中的纸笔间快速转换。其打开笔帽并在纸上书写字符。
<00:00:47> MTF-丙申-03进入贮藏室,枪口指向CN-1504-1。
<00:00:48> MTF-丙申-03所有成员的小臂突然向后折叠,枪口指向自己。全员因肌肉撕裂而表现出痛苦的表情并跪在地上,但枪口一直指向自己的眉间。
<00:00:50> CN-1504-1趁机逃跑。其在纸张上书写了一些字符,贮藏室的墙壁上突然出现另一扇设计之初不存在的木门。CN-1504-1通过木门离开贮藏室。
<00:00:53> 指挥部下令封锁站点全部出口。
<00:00:55> CN-1504-1奔向走廊尽头的楼梯消防门,扭动门把的尝试没有成功。这似乎激怒了CN-1504-1,其在纸上用力书写以导致纸张被圆珠笔戳漏。消防门因未知原因沿反方向展开并倒塌。
<00:00:56> 指挥部派出驻站奇术师于每层楼消防门进行拦截。
<00:01:07> CN-1504-1到达一楼站点出口看向门外正在进行反冲的绿型奇术师。CN-1504-1看向手中布满褶皱和破损的纸张,继续书写。
<00:01:08> 所有奇术进程均被未知来源的Speckmann回弹打断。奇术师表示困惑。
<00:01:10> CN-1504-1向大门奔跑并将两侧的奇术师撞倒。
<00:01:16> CN-1504-1通过面部个人信息扫描识别开启了紧闭的大门。CN-1504-1冲出站点。
<00:01:18> 监控录像视野最下方捕捉到大量棕黄色土壤飞起在空中悬停,许久后才极其缓慢地掉落。
SCP-CN-1504-1:“我身后的,果真是Site-140。”
<录像结束>
事态仍未就此平息,亦或正是因为基金会困于逻辑才使得目前的状况难以被释明。起初,CN-1504-1的出现让我们乱了阵脚。依照他的言辞,基金会的确从部门列表中翻到了逻辑部。它们的存在已经令我匪夷所思,更不用说有位陌生人点名道姓指出其与近期发现的异常有直接关联。以基金会之前的作风,不能说是作风。是处理事件的手段应是“发现异常”,“洞察本质”,“将其收容”,这次不同寻常,我们没有选择相信自己总结出来的客观规律,转而相信来源未定的自称的基金会成员。
关于离线叙事,它们从现实中的脱离,导致我们的世界出现断裂,基金会似乎认为只要让它们富有逻辑就能化险为夷。逻辑部不知道,倘若多个离线叙事因逻辑补正而增长,增长至互相碰撞,碰撞至顺次连接的后果如何——离线叙事们凑成了一个有头有尾的完整叙事,而现实转变成了一段段毫无交集的区间,它们称现实为镜面闪点……基金会无异于是将自己的命运拱手让给由你们自己创造的某人。遗憾的是,你们并不清楚那人到底是谁。是人,还是神。
——05-Y,此处"Y"代表"You"
真结局?
演绎部的故事还没完
黑粗线为现实与平行的离线叙事,黑细线为时间的正常流逝,灰线为疑似存在的垂直于现实时间的时间线,该设备以此“红线”路线将特工送至离线叙事。依特工每次皆突然主动迁回并瞬间移动,故不认为多条平行的时间线方向相反。
因时间平行于现实推进,特工在离开和返回现实时出现卡顿和原地抽搐被认为属于正常现象。设备固定无法移动,所以只能通过迁回方式使特工回到现实,原理未知。
« 空置信念 | 变古乱常,成仁取义 | Veleafer的提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