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基金会六号星舰“利维坦”号数据库 - 核心档案

评分: +69+x

赛琳娜.aic的通知

你正在阅览的内容包含舰上收录的SCP-CN-1566各个历史时期的档案信息以及舰内记录,部分旧内容可能包含少数谬误与信息滞后,请注意分辨信息录入日期。

点此转跳至页面下附属个人子页面


项目编号:SCP-CN-1566

项目等级:N/A

特殊收容措施:出于项目性质,SCP-CN-1566不可能也不必要进行收容。

基金会正与全球超自然联盟展开科研合作,争取达成星际殖民。

描述:SCP-CN-1566是一异常区域,范围为柯伊伯带以内的太阳系。

目前证据可表明,仅在项目范围内之现实存在多发性异常,换而言之,项目范围之外不存在任何异常。

于2761/3/17的基金会统合太空观测结果显示,所有曾观测到的,在项目范围之外的太空异常均已消失/无法观测。位于柯伊伯带的基金会一号大型低威胁异常控制太空站内的所有监控信息均表明其上装载之异常项目也于2763/5/29失去现实监测信号,后经回收检验,确信属实。基金会认为,此现象极可能表明,离开SCP-CN-1566范围之外的异常均会被项目以未知方式无效化。

值得注意的是,在SCP-CN-1566范围之外,任何基于EVE粒子或奇术科学之工具均无法正常使用,现实稳定锚工作状态未知,康德计数器工作错误率大幅度提高 现实稳定与探测设备无法使用。

载人试验表明,在SCP-CN-1566范围外缘人力展开奇术的失败率相较地球上升86.7%至91%,奇术刻画则完全无法激活。成功展开奇术阵列时,反冲烈度则根据奇术强度不同相较地球上升870%至15000%左右。使用攻击类对人奇术时,反冲效应则有大概率造成施术者自身受伤,小概率造成周围建筑可见损伤。更大破坏性的奇术(如阵列攻击型奇术)产生的反冲则会导致周围出现严重的现实框架崩溃(参见实验事故记录35-a)。在柯伊伯带内部试验时,所有类型奇术均几乎完全无法展开。

在SCP-CN-1566范围之内,除地球外,其余区域出现异常的频率较项目发现前有较明显幅度下降,地球表面或其大气层范围内出现异常的频率有小幅度上升。自项目发现以来,新增异常项目中,实体型异常项目占总发现率的86.6%,同比项目SCP-CN-1566发现前上升27.4%,概念性、(逆)模因类、无定型类等异常新增概率则有所下降。

研究指出,SCP-CN-1566的出现,标志着异常(被迫地)开始向地球集中。有观点认为,自项目发现后,异常出现频率可能会有所减缓,但不排除未来有暴增甚至进而导致帷幕破碎或太阳系范围内进入“现实终结”情景,观点尚无定论。但必须注意的是,自发现以来,SCP-CN-1566并未有表现出任何扩大或缩小之趋势,也没有直接证据能证明异常出现频率与项目有直接相关,因此,远外太阳系殖民应当在基金会科研项目中提升至优先日程,并且应当考虑与全球超自然联盟进行信息共享与科研合作。


附件:来自监督者议会


会议记录:数据删除


决议:

  1. 关于与全球超自然联盟(GOC)进行与SCP-CN-1566相关信息与计划的共享与合作 通过
  2. 关于SCP-CN-1566将会以及可能在未来带来的影响的若干预测与相关防御议案 通过 - 关于建立环小行星带的恒星级舰队防御战线与相关战斗星舰迭代与建造的提议,长期人体冷冻及相关的冬眠技术研究与殖民计划的提议,关于建立可能出现由项目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数据删除]扰动或攻击及其可能带来的后果的非常规预案; 否决 - [数据删除]; 待议 - 关于基金会在星际殖民的技术与社会关系问题的相关预案,关于基金会的殖民计划的提议
  3. 关于考虑基金会现阶段对外关系的重整与今后工作重心的议案 通过 - 部分内容详见附件二
  4. 关于防范与解决在基金会的可预见未来中的负面影响,关于“未来援助”计划的提议 通过
  5. 关于利用SCP-CN-1566进行异常项目无效化尝试的提案 通过

附件:致全球超自然联盟书

注:此附件实际发送时间与相关决议通过时间有较长间隔

尊敬的全球超自然联盟与联盟副秘书长
敬启:


很荣幸能够在这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时刻向贵方致函。

数百年来,贵方与我等一道,在守护常态与帷幕的使命上付出了大量的努力,虽期间偶有摩擦,但在此,我等仍向贵方致以最真诚的感谢与问候。

近光速引擎成功研制,无疑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也是最值得庆祝突破与喜事之一,它象征着人类终于开始成为能够进行星际航行的宇宙文明。这是极其重要的,也是特殊的,人类终于可以摆脱充满异常的太阳系,迈向宇宙这一纯洁的常态乐园。

我等与贵组织既是殊途同归,也是大道两条。

我等相当清楚的,我们双方组织之间最大的隔阂即是权力源泉之问题。我方并不得权于民,在过去历史上,行动上,我方也并未有对民众负责之宣告。因为我等自认,并确信,我等的诞生,是出于人类文明这一整体的无意识的自我保护行为的必然产物。我等自创建以来,自始至终秉承的概念既是保障人类能够正常发展,不受异常影响。我等相信贵组织亦是如此,但又更进一步——贵组织起自联合国,相当意义上代表了常态世界的态度。

我等相信,贵组织既是异常的行刑者,亦是有意识的连结常态各国的引领者。

人类必将抛弃地球,走向更广阔的世界。但异常仍需有人控制——这是我等的使命。

请容许我等的鲁莽论断,但我等在此提出一个请求:

人类走向太空,必须要一个统一有力的领导,而残余地球的异常亦是需要控制。贵组织从人民中来,必然要回到人民中去,而我等愿意留守于此,直致与异常之末日。

这是一次合作,一次代表着人类未来走向以及双方矛盾弥合的合作。

最后,我等想在此提出一份邀约——我们希望双方能够进行一次彻底的,友好的交流。真挚的,愿和平终能降临。

—— 基金会
The Administrator

敬上


更新(#AC 2964):位于小行星带的大型建造坞正式退役,五支大型星际殖民舰队已建造完毕并泊入船坞并移交联合国 - 全球超自然联盟,等待启航。

由于基于纯粹常态科学的近光速引擎开发进度缓慢,目前唯一成熟的技术为以开采真空量子涨落能量为动力的无工质量子喷射引擎。预计全速航行速度为0.9c左右,航行至目标恒星系群SDE-421预计需要400(±10)个地球年。考虑到航行时间限制,除去必要的技术员、行政管理机构人员、航行状态监控组员与全球超自然联盟成员外,可供进行殖民的人数上限约为10(±2)亿。

截止项目档案更新,已有37██个异常通过SCP-CN-1566完成了无效化,未来基金会的剩余力量将集中至收容高威胁性实体与防御其威胁;清理地球剩余的敌对GOI组织,对其进行整编或消灭,以保障剩余人类文明之生存。

在对相关组织方面:

  1. 多数中立组织宣布愿意接受基金会之领导与监督,承诺将降低异常活动的次数并不再进行异常生产;
  2. 破碎之神教会在基金会公开本项目与相关证据后陷入活跃低谷,但其少数活动相较过往表现出明显的激进性。其部分教徒宣称“要将神从狭小的牢笼中解放”,麦克斯韦教宗则宣称“要在信息的世界复活并解放我们的神”并多次公开对入侵殖民舰队局域网络的行为负责,在经过基金会与联盟的专项打击后,其活动范围逐渐退回至近地球内;
  3. 欲肉教无明显变化,但其信徒与活动有减少趋势;
  4. 混沌分裂者控制地正在逐步缩减并重新回到基金会控制;
  5. 蛇之手的活跃行为有明显增加,并对基金会发射载异常火箭以进行无效化行为提出强烈谴责与抗议,并对多起摧毁太空或地球的发射基地负责。值得注意的是,蛇之手的地球据点数量在明显增多,有俘虏的蛇之手成员宣称,“就连包容的图书馆都在抛弃这个世界,你们的行径为太阳系这一仅存的彩色世界抹上灰暗与死亡的色调”;
  6. 威尔逊野生动物希望基金会能够停止“残害可爱生灵的行径”,其负责人希望基金会能够给予异常生物——最低限度是不会造成恶劣影响的异常生物以最基本的生存权利。威尔逊野生动物愿意全权负责并在基金会的监督下照顾所有的异常动物并防止其伤人;
  7. 多数国家机构性质的相关组织表示愿意配合基金会与联盟的工作,并希望能够让至少部分的该国公民登上殖民星舰,其提出的条件为提供研究资料并成为基金会或联盟的子组织;
  8. 其余敌对状态组织正在逐渐被基金会剿灭;
  9. 其余中立状态组织正在与基金会和联盟进行磋商;

关于殖民计划:

  1. 殖民舰队预计于2980年完成全部的物资准备工作;预计于2990年完成人员上舰与冬眠;
  2. 2995年完成所有设备与参数调试,并将舰队分批次脱离小行星带船坞以低速航行至预先经过反物质炸弹开辟的柯伊伯带出航口,并在此进行为期一至两年的预航行测试;
  3. 预计于3000年完成出发;
  4. 预计于3010年完成舰队加速,全舰进入0.9c近光速航行状态;
  5. 预计于3210年进入降速状态,次年彻底减速至光速的1‰以下,同年完成舰队备用烧蚀防护盾的更换并重新进入加速状态;
  6. 预计3216年完成0.9c加速并保持航行状态驶向恒星系群SDE-42;
  7. 预计3400年到达目标星系群附近并完成减速;
  8. 预计3420年各殖民舰队分别泊入各自目标恒星系内,并开始分批次唤醒舰队殖民工作人员;
  9. 预计3450年初步完成行星环境改造;
  10. 进行批次唤醒与移居;
  11. 后续工作,交由全球超自然联盟全权负责,基金会,不再过问;

附件:舰队详情

舰队编号 舰队名称 舰队配置 荷载人数 航行目标 舰组工作人员
GOC&F-A 联合国太空殖民与工作总署下属亚洲殖民舰队 巨型殖民母舰-“登天”号,巨型殖民母舰-“风”号,无人太空护卫舰 五艘,太空歼击机 若干架,大型工程太空站 两架,相关设备若干 5亿 SDE-42恒星系群 - 恒星系α与恒星系θ 6050人
GOC&F-E 联合国太空殖民与工作总署下属欧洲殖民舰队 巨型殖民母舰-“麦哲伦”号,[重复数据省略] 2.5亿 SDE-42恒星系群 - 恒星系β 3000人
GOC&F-Am 联合国太空殖民与工作总署下属美洲殖民舰队 巨型殖民母舰-“哥伦布”号,[重复数据省略],太空战略轰炸机集群 两列 1.5亿 SDE-42恒星系群 - 恒星系γ 6000人
GOC&F-Af-O 联合国太空殖民与工作总署下属非洲与大洋洲殖民舰队 巨型殖民母舰-“伊丽芙”号,[重复数据省略] 2亿 SDE-42恒星系群 - 恒星系δ 1500人

更新(#AC 3000):殖民舰队已出发。

基金会直属星舰与环地球/环小行星带太空防御正在建造中。

基金会已完成对剩余地球政府的统合工作。值得注意的是,在殖民工作进行与完成阶段,主要地球国家政府均已搬迁至对应殖民舰队,其留在地球的行政机构均已移交至基金会管理。由于殖民时期,因殖民名额分配问题导致多数落后国家陷入政局混乱,少数偏远地区重新落入混沌分裂者与蛇之手的联合控制。情报显示,在这些地区内的混沌分裂者与蛇之手并未达成高度合作,仍有矛盾发生,蛇之手政权呈整体弱势。基金会认为,其目标极有可能夺取/释放是地球仅有的少数高威胁实体/神性实体的看守异常,其具体目的仍是未知的。但必须警惕的是,哪怕没有两方的活动,某些高危实体仍有可能在未来突破收容,造成极大损失,因此尽快进行武装防御带的建立和加强基金会武装力量是必要的。

经过基金会打击后,分裂者与蛇之手两方残部转入地下进行游击活动。

在现阶段,应当加强维护现有局面,保障常态维持,现由基金会前台组织-“地球联合政府”负责常态社会的统一领导工作。考虑到未来极有可能出现的神性/高危实体突破收容的情况,提前揭开帷幕应作为相应的措施预案之一。

经监督者议会讨论认为,以目前基金会的技术与未来预计的技术进步来看,基金会目前的可调用资源仅包含太阳系内部,而建造殖民巨舰已经消耗了小行星带内相当的资源。因此,基金会应当提前做出准备。


附件:“未来援助”计划

计划名称
“未来援助”太空援助计划
计划简介
考虑到在可预见的长期未来内,基金会有相当可能在发明常态超光速引擎前面临资源匮乏。因此,我们需要一个能够在未来一定阶段内提供基金会所缺乏的资源的计划。

我们计划,在预计GOC殖民舰队在目标星系站稳脚跟(预计时间点为3500年)前,根据时间差提前约三百年,即在3200年左右发射基金会的星舰前往殖民星系SDE-42,向未来拥有更多资源的世界寻求帮助
计划状态 通过
计划通过时间 公元纪年 2800年

附件:航行日志


思维日记,27号记录

刚刚从冬眠中苏醒,如果只是忽略集体苏醒的日子,我大概是才是真正跨上太空中的生活。余生六十多年的日子,我究竟是否做好了准备……

记忆里还是在地球上,好像自己还坐在办公室里。舰上的新鲜食物应该早就消耗完毕,接下来的日子大概会和以前一样……不,如果没错的话,应该已经到目的地了,不知道还没有没集体苏醒。

这应该就是为数不多还能再与人接触的机会了,赛琳娜,我过了四百年的时间,终于才能等到你。不,冬眠的记忆已经模糊了,我究竟做了什么梦,我也记不得了……你能有所感受吗?我知道,现在的你不过是电子的幽灵。

哪怕是虚拟的也好,赛琳娜,无论如何你都在我身边,我终究可以少一分思念的折磨。

但终究也只有六十年的一瞬,对不起,赛琳娜,我让你承受了四百年,然后你又得再承受四百年,再未来的日子,我不敢去想。

抱歉,请原谅我一厢情愿的自私的执着,哪怕你没法感受和思考,但无论如何,我确实让你为了我虚幻的幸福承担痛苦。不管怎样,至少现在,它就是你,赛琳娜,而我依然爱你。

我该醒了。


思维日记,29号记录

安好,亲爱的。

今天是正式泊入α星系轨道的第十天,指挥组的成员已经全部苏醒完毕,不过星舰还在隐蔽状态——希望他们的科技和警觉程度不会发展到能够看穿我们。

我见到了H组的船员,准确的说,是H组最长寿的,也是最后一位船员,其他人,都没能撑到交接。你一定看到了吧,赛琳娜?

赛琳娜,如果你还在我的身边……


思维日记,33号记录

今天是正式和殖民地代表进行交涉——其实并不准确,我们在两周前关闭了隐形系统,在这之前我们的光学影像预测大概只相当于一个大号彗星,虽然现在关闭了引擎推进,但他们还是很快发现我们了。

第一个前来的只有一艘小型穿梭机,我很高兴他们没有出现科技倒退的情况——之前我在地球上绝对没有见过那种型号的量子涨落引擎。不过,他们一开始似乎把我们当成了外星人。

我们进行交涉过后才发现,他们,其实只有两个人,不过应该是相当高层的人,似乎有些快要遗忘了基金会。这不是什么好消息。

晚安,赛琳娜。


思维日记,34号记录

幸好,他们并没有完全忘记基金会,至少还记得一些,不过他们的日子似乎还是太安逸了些——对他们来说当然是好事。不过会谈总算是可以提上日程了。

对了,我找到了上船时带的那个投影仪,你应该还记得这个吧?我知道你不会忘记的。

投影仪的芯片有些生锈了,明明是很干燥的环境才对,不过从备用箱里找到了替换件。稍微修理了一下,应该还能用。可惜舰里没有仿生义体,不知道那边怎么样……

亲爱的,你还愿意陪我跳一支舞吗?


思维日记,36号记录

随着登陆,部分船员似乎有异常的情绪心理出现,我应该料到的。


思维日记,37号记录

对方提供了他们的历史记录与部分资料,相应的,我们也给出了一些舰上存储的数据。

不过意外的是,原本应该充满生机的δ星系却完全没有记录。我查询了他们的网络和询问管理人员才知道,大洋洲舰队貌似在途中遭到了一颗彗星撞击母舰左弦导致严重损毁。据说后来花了很大力气抢救,但是因为抢救浪费了很多前进时间,也死了很多人,最后就了无音讯了。


思维日记,56号记录

谈判终于接近尾声了,不过有些挫折。殖民地方认为我们的提案过于幼稚和荒谬——他们怎么能忘了曾经的约定……

不过,他们声称愿意提供一艘星舰。我看过了,确实是货真价实的星舰,不过,估计是退休的……我想我不会记错的,虽然他们没有说,但我确实在指挥大厅看到了它的名字——“风”号。

他们说这是基于人道主义考虑的最后的让步。好吧,我也没有办法了……不过,“风”号,你可以回家了。

至少最近,终于可以休息一下了。


思维日记,57号记录

有些意料之外的情况。

原本H组的那位成员,按理说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按照程序,他会在近期注射安乐死药剂后被抛射到舰外。但他却坚持要坐穿梭机到殖民地陆地上去——要知道,他的年龄已经无法再承受穿梭机带来的加速度压力了,他可能会在突入大气层时痛苦的死去。而且,殖民地的重力比地球大了百分之五左右,就算踏上了地面他的身体也撑不住。而且,就算是让冬眠回到地球,他的年龄也太大了。

不过最后我们还是妥协了。在他死后,我们会遵其遗嘱,将他的骨灰埋在殖民地的树上——最好是稻田里,他说——如果那里还有人在种田的话。

……

……

我想……

那我呢……赛琳娜……


思维日记,60号记录

我向殖民政府发送了一个请求,很高兴他们居然同意了。

我想时间不太多了。

赛琳娜,我们一起跳一支舞吧,哪怕你只是虚幻……

地球上,我已经错过了你,我不能让你再错过我了。

哪怕你只不过是拥有记忆的数据,哪怕没有真正的自我和思维,只要我还在思念你,还在和记忆中的你交谈,你就永远活着,赛琳娜……


记录,61号记录

这是好事,赛琳娜。至少我不再需要冬眠了。

现在我有接近你一些吗?

真幸运,他们居然完善了构造体技术。

没关系的,赛琳娜,哪怕是机械……


记录,70号记录

启航,回家了,赛琳娜。

到时候,我就能真正的再看到你了,不,再去看你。


记录,169号记录

也许这就是成为机械的坏处吧,比人类长久的多的寿命。可我却只能看着他们一个个醒来,再一个个老去,最后被我亲手套进真空袋,送往太空深处……

我感到无比痛苦,赛琳娜,而我只能对你倾诉。

我不敢把自己关机,我害怕我成为机器。

可我明明已经成为机器了。

我还怎么办,赛琳娜?如果你还在我身边,真正的……


记录,397号记录

啊,太阳系……


记录,400号记录

不,怎么会呢……


更新,最后的:基金会六号星舰“利维坦”号已完成任务,船员余数38人 0人。

支援-殖民母舰“风”号已携带成员返航。


附件:来自“利维坦”号剩余船员的留言

舰长,这不是你的责任。没关系的,大家都一样。

我们尊重你的选择,保重,我们会记住的。


附件:星舰“利维坦”号接收的来自基金会三号外太阳系无人空间站的信息

监督者议会,以及全体基金会成员,全体太阳系人类
致 “利维坦”号全体船员:

如果你们收到了这条信息,那么就代表你们真正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此刻你们眼前的太阳你会是什么样呢?破碎的陨石带?充斥的氢氦气体的星云?我想应该都有吧。抱歉,欺骗了你们,你们中之前九成的人终生都活在我们的谎言下。

我们干掉了悬在基金会头上近一千年的铡刀——那些神性实体,或者说神们。不论是那个碎掉的被重新拼凑的,还是曾经拥有七个新娘的红色的家伙。

祂们死了,和我们一起。

我想你们会很疑惑,自己现在存在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实际上,我们也在疑惑着同样的问题。

但,我希望,基金会能延续下去,去找到新的目标、新的意义,而不是僵在无人铭记的史册里。

三号空间站有足够的补充资源,我们能够保存下的物资,全都放在那里了。你们都是基金会所挑选出的最具思想的人——无论是理性、感性,亦或哲思,我希望,并祝愿你们能够接替基金会,找到自己的意义。

以及新的生活。

去吧,再起启航吧。


“自动航行设置:前往原记录地球绕日轨道中心点停泊并熄火。”

“……”

“这难道算是幸运吗?………”

“也许是,亲爱的。”

除非特别注明,本页内容采用以下授权方式: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3.0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