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P-CN-1579

评分: +35+x
项目编号:項目編號:CN-1579
等级等級2
收容等级:收容等級:
safe
次要等级:次要等級:
none
扰动等级:擾動等級:
dark
风险等级:風險等級:
警告

特殊收容措施(2020年10月24日更新):“清道夫程序”已经完成。生物异常研究部门认定,对SCP-CN-1579-1的灭绝行动不会导致对其栖息地的生态链造成影响。基金会应在项目栖息地区投放BX-AEX模因触媒,引导该地区居民避开哺乳类动物尸体,并上报给城市管理部门。基金会应在接到城市管理部门的通知后按照生物威胁标准收容措施对疑似SCP-CN-1579-1个体进行收容并进行甄别。除研究需求外,其余被捕获的个体应被无效化。

由于技术手段限制,对项目分布地区进行地毯式搜索并不可行,因此对项目的灭绝行动应以阻断其繁殖途径为主。针对项目生殖系统的ATX-6000毒剂与QTX-8700毒剂已被批准使用,使用前应注意疏散毒剂喷洒区的民众并为他们分发解毒剂,同时停止从附近的水系中抽取生活用水。毒剂喷洒区应确保被完全封锁。机动特遣队壬亥-8“画地为牢”应在穿着全套防护装备并使用自循环式呼吸器的情况下执行此任务。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两种解毒剂对其他肉鳍鱼总纲动物有一定效果,因此基金会应特别注意对毒剂使用区域周围的空气及水土进行采样。一旦在区域外发现毒剂成分,应立刻派出飞机喷洒解毒剂。

对SCP-CN-1579-2宿主/感染者的隔离工作应按照烈性传染病防治标准进行。目前被证明有效的救治方法为:将感染者体表暴露出的SCP-CN-1579-2结晶体切除,并进行对症治疗。由于SCP-CN-1579-2具备极强的传染性,且可以在极端环境下存活,所有用于救治SCP-CN-1579-2感染者的医疗器械仅可使用一次,且应在使用后集中,并使用150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焚烧30分钟,确保完全摧毁SCP-CN-1579-2。切除的结晶体应按照相同方法进行无效化。鉴于SCP-CN-1579-2可对其感染者的心理健康造成显著影响,救治过程中应特别关注感染者的心理状态,并采取及时的心理干预措施。

对SCP-CN-1579-1的收容与处理工作由Site-CN-02、Mobile-Site-CN、Area-CN-07共同负责。对SCP-CN-1579-2感染者的救助工作由Site-CN-06负责。

描述:SCP-CN-1579为一种异常动物及其衍生产物的总称。

SCP-CN-1579-1被认为是一种非洲肺鱼科非洲肺鱼属鱼类,暂定名为沙漠肺鱼(Protopterus solitudinesus)。项目个体通常呈淡黄色,偶有黑色个体。成年项目个体长度0.8米-1.2米,重量3.6公斤-4.5公斤。项目有一对丝状胸鳍与一对丝状臀鳍,长度一般为身长的1/3,在其胸鳍上及鳍裂后有四个外腮。项目共有40对肋骨,所有个体的第二肋均刻有无法识别的篆体文字,即使在刚刚孵化的幼体的第二肋亦能发现,原因不明。

项目分布于河北省、陕西省、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沙漠湖泊中。项目为底栖鱼类,主要以软体动物为食。项目具备脱离水面利用肺进行呼吸的能力。项目会在干旱的情况下进行夏蛰,迄今为止记录到的最长夏蛰时间为5年。每年7月至9月为项目繁殖季,其异常性质亦主要于这一时间段显现,但基金会曾经记录到一起发生在冬季的由SCP-CN-1579-1引发的异常事件。

项目会在繁殖季第一个满月之夜于湖畔聚集进行集体交配。雄鱼会在交配后死去,雌鱼会在交配后离开水体,并展现其异常性质:项目会释放一种模因效应,这种模因效应会使得附近的哺乳动物将项目视为已经死亡的中小型哺乳动物。在基金会以成年晚期智人(Homo sapiens)为样本的试验中,97%的受试者认为项目为被汽车撞死的猫狗。即使基金会改变试验地点亦无法改变受试者之认知。随后,受影响个体,特别是食腐哺乳动物,会主动靠近项目。当受影响个体接近到距离项目个体10厘米的位置时,项目会将大量直径3毫米的圆形受精卵(编号为SCP-CN-1579-2)直接喷射至受影响个体身体表面,随后死亡。此时受影响个体正式成为SCP-CN-1579-2的宿主,或称为感染者。

在寄生第一阶段,SCP-CN-1579-2会在附着至宿主/感染者身体表面后释放逆模因,因此其宿主不会对项目采取任何行动。SCP-CN-1579-2个体会在15分钟内将自身与宿主循环系统相连,以宿主的养分存活自己。需要注意的是,SCP-CN-1579-2能够长时间忍受干旱与极端温度。基金会曾发现过能够在500摄氏度的高温下焚烧20分钟仍保持活性的个体。

寄生完成后48小时-72小时,寄生进入第二阶段:SCP-CN-1579-2会转变为莫氏硬度5.5的黑色结晶,同时解除逆模因。宿主体表会出现明显的黑色结晶。由于此时项目已与宿主循环系统完全连接,宿主没有自行摘除SCP-CN-1579-2的能力。同时项目会向宿主注射一种毒素,这种毒素会使得宿主出现一系列症状:如神经性的失聪,失明,失语,失忆,嗜睡,健忘,内分泌失调等。与此同时,宿主会产生一定的自卑与抑郁情绪,并逐渐加重。该阶段产生的症状均可治愈。

寄生完成后72小时,寄生进入第三阶段:SCP-CN-1579-2宿主的负面情绪达到峰值。宿主会主动寻找附近的水系并尝试将自身完全浸入水中。这一行为通常是突然且无法预料的,往往会导致宿主死亡。SCP-CN-1579-2会在宿主进入水中后15分钟内与宿主分离,并在3天后孵化为幼年期SCP-CN-1579-1个体。若宿主在此阶段后幸存,其负面情绪会逐渐消退。原先被SCP-CN-1579-2附着的部分会留下无法消除的淡红色痕迹。

值得注意的是,在寄生全阶段无防护接触SCP-CN-1579-2覆盖区域均会导致接触者同样被寄生。

此外,根据基金会考古部门的研究以及对化石的检验,SCP-CN-1579-1最早在公元前1000年首次出现,其分布范围曾经在公元前400年至公元前300年突然扩张至整个中国地区,但在公元前300年至公元前200年后,SCP-CN-1579-1在中原及华南地区消失。考虑到相关组织上工曾在这一时间在全中国展开大规模行动,SCP-CN-1579-1在中原与华南地区的消失可能与此有关。

除非特别注明,本页内容采用以下授权方式: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3.0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