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收容措施:每月1日和15日需分别向收容室内送入一头活牛以维持SCP-CN-2059生命活性。进入收容室需穿戴标准物理操作防护服1。
当前已将576只SCP-CN-2059个体从Site-CN-64转移至Site-CN-11,以此执行“新生工程”及后续相关工作,对项目进行实验需要获得项目主管或2名4级人员的授权,药剂原材料提取需要获得中国分部O5议会的授权。
描述:SCP-CN-2059是一种异常生物实体,畏惧火焰,形态类似于枯叶蛱蝶,个体平均体长约20cm,胸部生长有一刺吸式口器,长约4cm,可以伸缩。SCP-CN-2059的翅展约145mm,前后翅均略呈椭圆形。
单个SCP-CN-2059不具有攻击性。当单个SCP-CN-2059周围半径3m内有大于或等于两只其他SCP-CN-2059时,视为形成SCP-CN-2059群体,群体会随机选取一处物体的表面,依附并进入假死状态,即不展现任何生命体征,生物肉眼无法察觉SCP-CN-2059的活动。
SCP-CN-2059群体周围半径10m内的区域是其攻击范围,如果范围内某种生物2的数量少于SCP-CN-2059数量,则该种生物会被SCP-CN-2059视为攻击对象,被攻击对象编为SCP-CN-2059-1。SCP-CN-2059-1接近SCP-CN-2059群体后,SCP-CN-2059群体将会立刻脱离假死并集体起飞,以数量优势包围并逐步依附于SCP-CN-2059-1身体表面。随后SCP-CN-2059使用口器刺入SCP-CN-2059-1身体内,迅速注入一种白色液体,期间SCP-CN-2059难以被驱赶,若干分钟3后未挣脱的SCP-CN-2059-1将被麻痹并逐渐失去意识。
待SCP-CN-2059-1彻底昏迷,SCP-CN-2059会再次从口器处往SCP-CN-2059-1身体表面和周围分泌一种灰色黏质直至包裹SCP-CN-2059-1全身,该黏质编为SCP-CN-2059-2。SCP-CN-2059-2暴露于空气时快速凝固,凝固过程会在SCP-CN-2059-1被包裹成近似“蝶蛹”的物体时停止。在SCP-CN-2059-2上倾倒40℃以上(包括40℃)的水流,在水蒸发殆尽前可停止SCP-CN-2059-2的凝固。SCP-CN-2059在“蝶蛹”自然破裂前,活动范围转移至“蝶蛹”周围半径5m内。
“蝶蛹”的体积略大于SCP-CN-2059-1,主体呈灰白色,有明显的黑色斜向条纹。“蝶蛹”可被物理和燃烧手段破坏。攻击“蝶蛹”的生物会立即被SCP-CN-2059视为攻击目标;如果SCP-CN-2059的数量少于攻击蝶蛹的生物数量,则SCP-CN-2059不再会攻击并且会飞离“蝶蛹”周围,尝试避免被伤害。
若不加以干涉,大量SCP-CN-2059将于约2~7天后穿破“蝶蛹”飞出4。“蝶蛹”内部SCP-CN-2059-1会呈现不同程度的脑器官腐烂,以人类为例,SCP-CN-2059-1的太阳穴被贯穿,大脑内部的杏仁核和海马体严重腐烂。SCP-CN-2059-1的除脑部以外身体部位仅有少量擦伤。
收容期间未观测到SCP-CN-2059出现衰老现象。根据观察记录,若有SCP-CN-2059实体超过约16~17天没有SCP-CN-2059-1出现供其分泌SCP-CN-2059-2,则该实体会开始以口器刺击的方式攻击群体中的其他实体,结果总是被正常实体以相同方式杀死。
{SCP-CN-2059实验记录节选}
由项目主管常颖编写
实验编号:CN-2059-A
实验日期: ██/██/2021
实验对象: 一只SCP-CN-2059,一只白鼠
实验过程:
SCP-CN-2059停留在实验容器的角落。白鼠数次试探接近SCP-CN-2059,但后者总是刻意躲闪。
追加实验-1:再次放入一只SCP-CN-2059个体。
实验结果-1:两只SCP-CN-2059实体立刻向白鼠发起攻击,白鼠被麻痹并化为“蝶蛹”。
追加实验-2:放入1只成年白鼠和1只成年鼹鼠。
实验结果-2:SCP-CN-2059群体优先攻击鼹鼠,白鼠在鼹鼠被包裹成“蝶蛹”后才被攻击。
看来他们喜欢先挑好的。
—— 常颖
实验编号: CN-2059-C
实验日期:██/██/2021
实验对象: 100只SCP-CN-2059实体,D-1006
实验过程:
D-1006立刻遭受攻击。D-1006大声咒骂并扑打包围自己的SCP-CN-2059,但很快失去意识、倒地不起。SCP-CN-2059实体开始分泌SCP-CN-2059-2,并逐渐包裹住D-1006。D-1006最终化为“蝶蛹”。
做好防护措施的操作员小队此时进入实验场地,使用火焰喷射器驱散了所有SCP-CN-2059实体并破坏“蝶蛹”,拖出昏迷不醒的D-1006。
实验结果:约30分钟后,D-1006苏醒,但丧失了绝大部分记忆。
居然还会丧失记忆?不错,我有个大胆的想法!
—— 常颖
实验编号:SCP-2059-E
实验日期:██/██/2021
实验对象:100只SCP-CN-2059实体,D-1070
实验过程:
操作人员将试验场地分为“低温”“常温”“高温”区域,随后将SCP-CN-2059释放,观察SCP-CN-2059对温度的偏好情况。约10分钟后,所有SCP-CN-2059全部分布在“低温”和“常温”区,而前者数量比后者多20只。
操作人员命令D-1070进入“高温区”,所有SCP-CN-2059立即袭击D-1070,但袭击速度明显变慢,值得注意的是分泌黏质的速度没有变化。
追加实验-1:操作人员将“低温”“常温”“高温”区域分别更改为“低气压”“正常气压”“高气压”,观察到SCP-CN-2059全部分布在“高气压”和“正常气压”区域,两区域内个体数量一致。随后命令D-1078进入“低气压”区域,SCP-CN-2059没有任何反应。操作人员开始扩大“低气压”区域的范围,SCP-CN-2059不断远离“低气压”区域。
追加实验-2:操作人员回收大部分SCP-CN-2059,保留10个个体。随后将实验场地全部转换为“低气压”区域,SCP-CN-2059飞行轨迹混乱,且偶然发生个体相撞或撞到障碍物的情况。
实验结论:SCP-CN-2059偏好低温和常温环境,但仍会攻击高温环境里的目标。SCP-CN-2059在低气压环境下飞行能力和飞行路径选择能力下降,并不再攻击该环境下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