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作信息
SCP-CN-2226:世为长侯,守殷常祀,相奉桑林,宜私孟诸
感谢[[*user ]],[[*user ]],[[*user ]],[[*user ]]的帮助!
图像来源[由Gocgoc提供]:https://www.flickr.com/photos/101561334@N08/9884539444
武王即位,观周德,则王使叔旦就胶鬲於次四内,而与之盟曰: “加富三等,就官一列。”为三书,同辞,血之以牲,埋一於四内,皆以一归。又使保召公就微子开於共头之下,而与之盟曰:“世为长侯,守殷常祀,相奉桑林,宜私孟诸。”为三书,同辞,血之以牲。——吕氏春秋·纪·季冬纪
项目编号:
CN-2226
收容等级:
Drygioni

经后世资料所还原的牧野之战图,已从物理层面抹除可能存在的认知危害
来源于SCP-CN-2226研究组的通告:
因项目历史过于久远与其可能带有的阴谋性质,及可能涉及被认定为无效化的高位异常与顶点型多功能神性实体,造成此异常情景的本因被确定为已损失,请注意此文档内容均为结合异常因素与推测下的内容。此文档所描述历史与异常因由为史学部命令立项研究的重点历史之一,故而经委员会审查通过,批准将牧野之战为SCP文档形式呈现。请访问者确定是否已获得访问授权与接种相关免疫药物,否则本研究组拒绝对可能存在的认知危害负责。
特殊收容措施:原牧野之战原战场与部分特殊地区应由基金会直接控制。史学部武装力量:MTF-乙未-12-翦商应驻守各由史学部钦定的特殊地区,试图对遗迹进行的破坏等应由该武装力量制止。SCP-CN-2226研究组应由史学部组调各方面研究者组成,对牧野之战的勘探与对异常因素所造成的部分推动牧野之战迅速进行与其结果的可能影响应由该研究组负责。
需注意的是,请勿对此历史进行时间回溯以求直接确定原历史。此方法已被证明具有高危害性,可能导致区域性的精神影响与意识扭曲。
描述:此项目为牧野之战背后系列异常原因的集合体。因由部分异常原因,基金会仅能确定原历史遭到彻底的破坏与扭曲,故而直接窥看原历史被视为无可能的。据目前信息对原历史可能的推测正在进行中。需严重注意的是,因由可能存在的实体1的干涉与促进。故而部分证据直接指向此实体。
SCP-CN-2226-1被定为商纣王,SCP-CN-2226-2被定为周武王,SCP-CN-2226-A被定为牧野,SCP-CN-2226-B被定为各殷商贵族的集合群体。SCP-CN-2226-α由O5-9指定为天理。
有可能的证据表明,牧野之战的结果受多项异常因素严重影响。据史学专家的推测,引入异常因素后,牧野之战及其背后的系列事件均无足够的立足点,故而势必存在异常因素对周武王及殷商贵族的行动进行干扰。此异常因素的原因尚待研究。
附录2226-1:对商末期可能的周国活动记录及推测的部分摘要2
有部分证据3表明,在公元前1106年4至公元前1046年2月28日56的时期内,部分殷商贵族与周国间存在多项秘密活动与政治投机,因由该段历史已彻底遗失且具高危认知危害性,故经O5议会命令由部分已知历史与存疑证据反向推测原历史。需注意本文内部存在大量假设与猜测,且必定存在部分互斥内容与逻辑漏洞,请注意辨析与推理猜测。
公元前1048年,孟津观兵事件于本年发生。周武王与其余诸侯的军队抵达河南渡口孟津。据推测,可能的行动计划为由孟津渡过黄河强攻洛阳盆地。在此时周武王疑似已经汇合部分亲附周国的军队且成功完成对陕西行军至黄河的军事演习,威慑部分诸侯。有部分证据表明周武王的可能撤退与天有关,亦或者与军事方面相关。
公元前████年,有部分证据表明“西伯戡黎”事件疑似在此年发生。黎国位于今山西长治县西南7,子姓,侯爵8。在此时期,因由“黎侯不从王命”9,故而被周文王所攻击且灭国。有部分证据表明,该战争理由可能为周文王为打通进攻河洛盆地道路所假借,有部分常态界证据与存疑的异常界证据均如此表明。根据由地质部所绘制的存疑的西周时期地图,由较亲附殷商的黎国所驻守的山西长治可以扼守晋南,同时对萧关10与关中盆地11进行压迫。而在西伯勘黎后,取得黎地的周国无疑可以在越过太行山后进逼洛阳盆地的朝歌,通过太行山后即可直接威胁到商代都城。
公元前1052年,周国攻邘12。公元前1051年,周国攻崇13,以其为核心营造丰镐14。自此则关中盆地彻底纳入周国势力范围,且切断殷商与西方属国联系。且在此年周国迁都丰镐,确保更好的向洛阳盆地的战略投送能力。
有部分证据表明,商朝核心贵族“微子启15”直接参与周国对殷商的谋划且在其中担任重要角色,疑似已在西伯戡黎后与牧野之战前的时期率领部分殷商贵族投靠周国。在其出逃前,微子启向殷商高层太师与少师进行询问,而这两位殷商的高官却劝说赞同微子启离开。在殷商末期,疑似嫡长子继承制已得到部分广泛的推行,而微子启因为其母在为妾时所生,故继承权被过渡给为正妻所升的第一个儿子帝辛16。故而微子启疑似并无任何继承权与对殷商帝位的宣称。有部分证据表明,此原因可能是微子启选择与周国联盟的重要因素。部分证据证明各版本史记内均无任何对微子启在出奔后的记录,其记录直接抵达在牧野之战结束后微子启代表殷商贵族向周武王投降17
在吕氏春秋·纪·季冬纪,作者疑似侧面描述到微子启与胶鬲在周国的部分事迹18。在该段事迹内,周武王疑似与殷商两位高层达成盟约。有部分证据表明胶鬲起初被周文王所举荐,后进入殷商高层担任少师19。周武王在此时与其在天的注视下签订盟约,许诺其财富与官位。有部分可信度较高证据表明,微子启为殷商核心大贵族,享有极高的政治权力与影响力。而可能因此周武王对其许诺出其价码是:永远担任诸侯之长成为新周朝的客国,允许可以在国家内供奉殷商的祭祀,将殷商的宗教仪式[部分证据可能表现其与天命存在重要关联,其重要性疑似已失传]桑林之舞献给微子启,将孟诸分封予他。由部分证据证明,桑林之舞为偏血腥亵渎类的祭祀舞蹈20该价码疑似成功令微子启与周国盟约,在天的注视进行盟誓。有部分证据显示微子启可能尚有其他原因导致此行为,此原因可能与天命强相关。
在对中华异学会所收集的部分存疑资料的研究与考据后,存在部分证据证明在殷商内部可能存在高层政治的动荡。例如帝辛的叔父箕子在屡次劝谏帝辛失败后成为奴隶21,有证据表明该情景是政治斗争的后果。有证据记载箕子在殷商覆灭后进抵朝鲜,有充分证据证明该行为必然受到天命影响。且帝辛的叔父少师比干则因进谏时与帝辛在意识形态方面有异处而遭到处决。有记载:“吾闻圣人之心有七窍,信有诸乎?”,有证据表明比干可能与天命有部分相关,且其相关可能直接导致其的死亡。司责礼乐的商代贵族商容疑似在尝试感动劝谏帝辛后失败,选择进抵太行山进行潜伏22。有部分存疑证据表明,商容可能受到帝辛的拘捕23。太行山可能即指山西,有证据表明在西伯戡黎后,山西南部可能已成为周国势力范围内,对商容与周国有暗中盟约的推测被认定为是可能的。有部分可信度存疑的情报表明,司责礼乐的商容可能与天命存在部分相关,商容可能的在山西的武装行动即可能与天命的指使有关。
公元前1046年2月24,胶鬲受派遣在鲔水向周武王询问进军时间与方向。而武王回答在甲子日抵达殷都郊外25。依据基本的逻辑推测,军事行动的时间应该是隐秘的,而周武王主动将行军的时间与详细作战地域告诉胶鬲。则可推测得周武王可能在与微子启等殷商贵族联系,以求在军事行动内取得帮助且完成对朝歌的善后工作。故而在遇到雨天后,周武王要求紧急行走以求可以在预定期进行可能的计划来取得胜利26。
因此在二月二十八日抵达牧野后,据各项历史文献记载,周武王的兵力约有由战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27,以及步兵四万二千人组成的联军。该联军内包括西方各部落与周朝属国28。在战争过程中,殷商出现批量军队倒戈的现象29,甚至殷商的基层甚至希望周武王快速战胜且击杀帝辛,这可能是殷商部分贵族的策反结果。
“周武王伐纣克殷,微子乃持其祭器造於军门,肉袒面缚,左牵羊,右把茅,膝行而前以告。於是武王乃释微子,复其位如故。30”,该文本表现出与西周签订盟约的微子启已经在朝歌做好准备且代表部分殷商贵族向周武王投降。微子启在商军战败后,以象征神权的祭器进行事先准备且以象征祭祀的茅草来将殷商的天命彻底转向周朝。这无疑表明微子启与以其为代表的部分贵族已事先进行准备。
附录2226-2:天命在异常世界观下的存在方式[节选]
若以常态界在帷幕前的眼光所看待天命,无疑这是封建迷信的表现;然而在基金会的世界观下,天命是确实神圣而存在的,那么看待部分文献的态度与推测方法必须出现变化。
有部分证据表明31,在西伯戡黎后,祖伊对帝辛提出劝告与警戒32,且在隐约间传达在殷商末期天命相关的部分信息。在此文段内,天命亦继续成为对话的焦点,而龟卜持续的不吉与民众的讨论也成为祖伊的论据之一33。而在此处,殷商的善于占卜的圣人34的占卜全无任何结果,民众讨论商代天命断绝的时间,依据祖伊所说的“大命不挚35”,这确实是可怕的后果。而身为殷商之王,发动三场大规模东征的至高神性的帝辛却依旧认为天命始终眷顾他36,抛开部分已证伪的认为帝辛愚蠢的看法,依照能发动帝国进行对荒芜的开垦与以殷商文化填充同化虚无的东夷的至高神性的身份,帝辛必然对天命的变迁有深刻的认识。然而帝辛却得出相反的结论,忽视祖伊的劝告;而祖伊认为帝辛的过失太多并懒惰懈怠,上天已经认识到且准备做出惩罚让天命改变,令国家灭亡37。这两种互斥的信息所蕴含的部分情报无疑与天命相关。
在《史记·宋微子世家》内,对微子启的逃离有过部分描写38,在该段描述内部,微子启因为帝辛始终认为天命仍然在庇佑殷商,且在执政方面屡次讨伐东夷等举措,认为其“淫乱於政”,且修养德性的周西伯已经渐渐开始得到天命偏移。而殷商的高级贵族太师与少师则在与微子启的谈话中透露出部分重要信息,在对话内的“今殷民乃陋淫神祇之祀”,则表明殷商的贵族违背且诬秽神明的命令,则神明的命令无疑在景命变迁间起部分极重要的作用。且在当时少师“今殷其典丧!”的言论,无疑也表明天命的丧失与殷商统治崩溃的痕迹,国典似乎就是天命丧失的表现之一。因此微子启可能认为景命已经开始变化,老旧的殷商的嘉命已经渐渐偏移,新的时代因天的需要而开始展露痕迹,周西伯就因此而开始其八百年周朝的新时代。至于嘉命偏转的原因与新时代为何到来,而新时代可能是什么,为什么天命出现变化,神明的命令是什么。这些问题尚无法给出书面回答。
中华异学会所收藏的尚书对可能的在孟津之会上天的影响进行部分描述,有部分证据表明武王集结军队与宣布战争结束直接受天的影响。“亶聪明,作元后,元后作民父母。39”,即周武王提出有德性与天命庇佑者成为君主的合理性,且数次广泛宣扬周国取代殷商的合法性40,易见因由天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世界,周武王必然已经取得天的部分或全部授权。
周武王陈述帝辛的过错,有部分证据表明在周武王所陈列的过错可能是天命之所以转移的原因,有相当充分的证据表明新时代的进程被殷商所减缓,已确凿发现此行为是殷商覆灭的核心因素。“罪人以族,官人以世”亦成为罪证之一。而明显在夏商两代,世袭的职务与族灭的刑法无法被称为是严重的罪过,世袭职务是合理的,族灭以祭祀神明的血祭更是在商代可以得到护佑。而在新时代是被认为是错误的,有充分证据表明这可能和新时代的进程有强相关41。“惟受罔有悛心,乃夷居,弗事上帝神祗,遗厥先宗庙弗祀。牺牲粢盛,既于凶盗。乃曰:‘吾有民有命!’罔惩其侮。”有部分证据表明,帝辛认为自己尚持有相当数量的天命,得到天的庇佑,且其抛弃对神灵与祖先的血祭被认为是有充分原因的。有充足证据证明帝辛所发动的对东夷的规模性东扩可能是重要的原因。然而显然天在新时代的进程内将天命授予新锐的周国而非试图融入新时代进程的殷商,该行为的原因确切。42
在各项现存古代典籍内疑似在牧野之战中存有对天的部分事迹描述。疑似在周武王进行战争动员与行军期间,可能存在的天可能出现分裂的倾向。据可信推测,疑似部分天倾向周而部分天与部分神明倾向商。故而在进行战争动员时占卜出征是否吉祥的龟纹呈凶兆,在行军路上是连绵不断的雨。则可能是部分神明的意志的表现。则该记录表现出天可能为格式塔意识[存疑]。
中华异学会所收藏的尚书可能对新时代进行部分侧面的描述。“今商王受惟妇言是用,昬弃厥肆祀弗答,昬弃厥遗王父母弟不迪,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是信是使,是以为大夫卿士。俾暴虐于百姓,以奸宄于商邑。今予发惟恭行天之罚43。”在该段文本内,周武王认为帝辛抛弃对祖宗的祭祀,拒绝任用其的同胞为官僚,任用四方的平民担任核心官僚。有部分证据表明,这些事件可能是帝辛为融入新时代进程的努力。然而根据结果即可以推测,帝辛的行为甚至可能超出新时代的前期,这可能是导致其尝试失败的原因。
则综上所述,由天所推动的新时代进程可能就是促成殷商与西周的更迭的重要原因。然而对新时代的各项研究尚无任何进展,尚待推测。
附录2226-3:郑江羽的部分笔记
SCP-CN-2226的研究早已经陷入困境,或者说与远古密辛相关的神话历史的研究永远处于困境当中,逆模因与各项认知危害覆盖在所有真相上,只有部分由大贤所撰写的名著可以用破碎的散佚的记录拼出真相的边角。2226的研究似乎已经抵达了极限,我们没法以任何手段再拿出任何证据,而以大脑记忆的信息更是因各种原因而缺漏,但是我们别无他法。
新时代,这个东西无疑在这里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我们有过猜测,有过寻找,但是一无所获。我在一次年会上面见过司责历史方面的O5-9,他告诉我古早的历史只能用大脑来承载信息,所有的涉及天的历史事件都与天的诉求有关。
那在这个时代,天的诉求是什么?我可能有答案,但是我确信这是推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