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P-CN-2811


评分: +21+x

cn-2811_acs.png

特殊收容措施:项目周边3千米已被封锁,掩盖协议CP(n)-CN-04“生态保护”已启用,项目地域已被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划入“黑龙江三江自然保护区”。观测点O-CN-131在距项目东南边界1.5千米处设立,其中应常驻至少3名观测人员和5名安保人员,每3个月轮一次岗。观测点人员直接受Site-CN-05指挥,在观测点内及周边进行监测和研究,并确保无其他人员接近或进入项目。

鉴于项目边界的不确定性,观测点人员的活动范围应仅限观测点周边200米,且在当日15:00后禁止离开观测点。未经Site-CN-05指挥部批准,禁止在日落后外出寻找离开观测点的人员。观测点的人员、物资往来仅能通过与观测点相连的公路进行,应每7个自然日运送一次物资。

所有观测点人员应避免与SCP-CN-2811-1交谈。

事故CN-2811/A01后,规定观测点人员的职位与职务应尽可能保持一致。

location.png

SCP-CN-2811中心大致位置

描述:SCP-CN-2811是一片以(█°█′█′′ N,██°█′█′′ E)为中心的区域,目前全部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黑龙江省境内。项目的面积与形状均处于不断变化中,无法实时准确测量1,但项目并未呈现出明显的扩大或缩小的趋势。项目内部均为未开发的沼泽,在项目的异常效应未发生时,其中的生物亦均无异常效应。

当满足以下条件时,项目的异常效应显现:

  • 项目内部存在且仅存在2名心智健全的人类个体(称为受影响个体)
  • 当地未完全日落,且距离完全日落至多有1小时

项目的异常效应被称为CN-2811-α过程,其分为三个阶段。在第一、第二阶段,一旦以上条件中有任一不再满足,则异常效应立即停止。

在CN-2811-α第一阶段,受影响个体普遍报告称感受到天气变为阴天,且坚持认为降水将在不久后发生。基于避雨目的(不论其是否携带了能提供避雨功能的物件),其将在项目内部游荡,直至遇见SCP-CN-2811-1。SCP-CN-2811-1是一位高瘦的蒙古利亚人男性,其标志性的穿着为一件灰色外套与一顶灰色软呢帽。SCP-CN-2811-1一般会主动靠近受影响个体并与其就天气情况进行交谈,表示对其当前境遇的担忧。在对话的最后,SCP-CN-2811-1会告知受影响个体任意一个方向,称在此方向上有可以用于避雨的房屋,并着重提醒其不要进入拱门状结构。对话结束后,一旦SCP-CN-2811-1离开受影响个体视线,其将立即消失。受影响个体不会发现这一异常现象。

arch.png

SCP-CN-2811-2的一个实例

在CN-2811-α第二阶段,受影响个体会报告称对于降水的预感越来越强烈,其开始迫切地寻找在第一阶段中SCP-CN-2811-1提到的房屋,且一般会按照SCP-CN-2811-1指出的方向搜索,直至看见SCP-CN-2811-2。SCP-CN-2811-2是一南北朝向的石制拱门状结构,出现时通常处于一片石制建筑的废墟之中。SCP-CN-2811-2被认为是一个III类门径,当由南向北穿过时即可通向一异常空间,称为SCP-CN-2811-3。

在CN-2811-α第三阶段,受影响个体中的一位会报告称感到疲惫,因此考虑在SCP-CN-2811-2下或避雨。受影响个体双方在作出决定前,一般会基于SCP-CN-2811-1的警告进行讨论,但讨论的结果将均为双方同意这一决定。受影响个体将由南向北穿过SCP-CN-2811-2,进入SCP-CN-2811-3。SCP-CN-2811-3内可能存在某一强大异常效应2,使得受影响个体携带的绝大多数设备与仪器在进入其中后迅速损坏或丢失连接,因此尚不明确SCP-CN-2811-3内的具体情况,仅能通过部分偶然捕获的信息进行有限研究3

目前已知的所有进入SCP-CN-2811-3的人员均未返回。


发现:2020年█月至2022年█月期间,黑龙江省██市公安局共接到██起人员失踪案件,人员失踪案件数量大幅增长。██市公安局内的基金会情报人员在将其与该地区先前此类案件数量、同时期其他地区此类案件数量对比后,认为这些人员失踪案件中多数可能由异常导致,遂上报Site-CN-05。

Site-CN-05专项小组在调查了案件相关卷宗后,确定了异常大致位置。在首次实地考察时,2位安保人员被指派到某一地域巡逻,该地域正位于当时项目范围内。这2位安保人员随即经历了CN-2811-α的两个阶段,直到另一位安保人员进入项目内,CN-2811-α中止。考察结束后,这一经历被上报,专项小组经过更多的实验从而基本确定了项目的异常性质。

事后,先前的大量人员失踪事件被解释为当地复杂的地形地势、恶劣的天气以及偶发的自然灾害所致。


cn_2811_addendum_1.png

基于上文所述的SCP-CN-2811-3异常性质,目前所有针对SCP-CN-2811-3进行探索的尝试均告失败。多数情况下,被派遣进入SCP-CN-2811-3探索的人员的部分设备会在下一次CN-2811-α过程的第二阶段于SCP-CN-2811-2附近寻得,且寻得时处于损坏状态。自2022年█月起,O-CN-131的常驻人员列表上增加了2位技术人员,其被指派恢复与分析这些设备中的数据。

下面的表格简要概述了从已恢复的数据中得出的信息。

设备类型 回收/投入 信息
图像传输终端 14/56 · 昏暗的环境,能见度极低(14/14)
· 视角低矮,贴近地面(12/14)
· 周边有暗色雾气环绕(11/14)
· 地面为湿润的泥土与腐殖质,疑似处于沼泽之中(11/14)
· 某种啮齿类动物(8/14)
音频传输终端 16/56 · 黏腻的摩擦声(15/16)
· 流水声(12/16)
· 植物叶片摩擦声(10/16)
· 未确认的生物活动声(10/16)
· 啮齿类动物声(9/16)
力传感器 4/11 · ██████████(4/4)
温度传感器 2/10 · 10~12(摄氏度)(2/2)
即时模因检测与分析终端 6/25 · 无已知异常模因触媒(5/6)
· 诱导性异常模因触媒4(1/6)
认知危害过滤装置 7/22 · 无已知认知危害(6/6)
康德计数器 9/34 · 69~74(休谟)(9/9)
[已编辑] █/█ · [已编辑](█/█)
生命体征监测装置 23/52 · 生命体征已消失(23/23)

在研究过程中,除上述设备之外,还投入了一定数量的其他设备,包括信息危害识别装置、阿吉巴辐射探测仪等5,但均未有成功回收的记录。


cn_2811_addendum_2.png

2023年2月23日中午12时左右,一支混沌分裂者武装袭击了SCP-CN-2811附近的Area-CN-██,之后其在返程时由于未知原因绕道并途径O-CN-131。该混沌分裂者武装识别出O-CN-131为基金会资产,于是在16时10分对其展开了突袭,造成观测站内10名人员中3人死亡,5人受伤,另有2人根据预案成功逃离观测站。此二人于事后被识别为李闻起(3级,观测站主任)与顾陈芝(3级,高级研究员)。

在离开O-CN-131后,此二人错误进入了SCP-CN-2811内。出于未知原因,尽管此二人是熟悉SCP-CN-2811性质的人员,但其在经历了SCP-CN-2811的前两个阶段后依然在第三阶段选择进入SCP-CN-2811-3。

当天19时42分,基金会安保力量到达O-CN-131,此时混沌分裂者已离开。2月24日傍晚,在CN-2811-α过程的第二阶段回收到疑似来自李闻起与顾陈芝的设备,包括1个应急录像仪6和1个无障碍声音-文字转述器7。随后,技术人员通过分析其中的存储数据及日志,大致了解了此二人在进入SCP-CN-2811-3后的遭遇。

此次记录为历次记录以来时间最长、图像信息最清晰的一次,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在后期的数据分析中,技术人员将图像与声音-文字转述日志在时间上相匹配,撰写了如下记录。

记录一

在录像的06:12处侦测到了录像暂停,这可能是因为李闻起操作应急录像仪进入了休眠模式以节省电量。在随后的2小时16分钟内,声音-文字转述器持续记录了环境声与偶尔出现的小型动物的活动声。

在上述录像中出现的褐鼠种群中的个体被编号为SCP-CN-2811-4。相比于非异常褐鼠,SCP-CN-2811-4的最显著特点为其背脊处有一圆形区域,其中毛发的颜色明显深于其他毛发的颜色。SCP-CN-2811-4的其他异常行为模式于之后的记录中可见。

记录二

录像于09:50处再次暂停,原因未知。在随后的6分钟内,声音-文字转述器除了记录到环境声外,还记录到连续的脚步声以及4次对话的发生。在录像暂停后的约6分40秒,记录到岩石大规模移动、滚落、碰撞的声音,紧接着记录到某种大型动物低沉的吼声。在这之后不久,录像重新开启。

应注意记录三中录像的画面质量较低,相较以上记录而言更加模糊,原因未知。

记录三

在针对录像进行的模因分析中,发现其最后一帧出现了一种不作用于人类的诱导性异常模因触媒。经实验,发现其仅作用于褐鼠。褐鼠受此诱导性异常模因触媒影响后,其将于最近可寻的平面上以抓挠或啮咬的方式留下一种图形。

基于大量实验,综合得出此图形与狄瓦文字有对应关系。在后期的语言学研究中,发现所有在实验中获得的255种图形所对应的狄瓦文字组成的词语均表述人类社会中存在的职业或职务。

2023年3月21日,出现2例特殊实验组,其啮咬出的图形所对应的狄瓦文字组成的词语分别意为“常态保护组织管理人员”和“常态保护组织研究人员”。特殊收容措施已更新。

除非特别注明,本页内容采用以下授权方式: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3.0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