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CP基金会安保设施档案
官方名称:SCP基金会清化芹苴研究与收容设施
站点识别码:TCRCF-Site-75-VN
基本信息

Site-75-VN地理位置的卫星图像
成立目的:研究与收容站点-75-VN是一个由两个SCP基金会收容设施组成的综合体,由一个高度稳定的异常空间连接。由于这一独特的特性,该设施除了作为常规研究和收容设施外,还被用作协调基金会在中南半岛各设施之间活动。
成立日期:清化设施设立于1962年10月1日,芹苴设施设立于2002年12月25日
站点创始人:[数据删除]
地点与掩盖措辞:
占地面积:由于空间异常,无法确定具体面积。
设施组成

芹苴设施
- A:跨维度门径。
- B:大厅 - 公共区域。
- C:收容行动中心。
- D:低风险异常物品储存区。
- E:实验废物处理和加工区。
- F:核反应堆。
- G:Safe级异常收容区。
- H:Euclid级异常收容区。
- I:Keter级异常收容区。

清化设施
- A:行政委员会办公区。
- B:大厅 - 公共区域。
- C:跨维度门径。
- D:核聚变反应堆。
- E:心灵单位大楼。
- F:自助餐厅。
- G:住宿区域。
- H:异常研究区域。
- I:科学测试区域。
- J:后勤中心。
- L:医疗中心。
- K:MTF行动中心。
- M:MTF基地和D级人员居住区。
- N:人形异常收容区。
- O:记录与信息安全管理部中心。
职员信息

[数据删除]

阿普尔瓦帕蒂尔博士
站点主管:[数据删除]3
站点副主管/人力资源主管:玛丽·永珊女士
研究主管:阮志迈博士
收容主管:阮绍治先生
安保主管 / MTF监督官:王府理少校
医疗与后勤主管:姜黄仁博士
伦理委员会委派人:阿普尔瓦帕蒂尔博士4
站点在职人员:
管理委员会成员:7
收容专家:36
研究人员:231
外勤特工:124
安保人员:105
医疗人员:59
维护、清洁等人员:64
D级人员:95
其他人员:35
下属部门
心灵单位
主管:前外勤特工史蒂夫·阮
办公地点:心灵单位大楼
在管理上隶属于本站点的独立部门。于2004年在一次针对SCP-101-VN的收容行动后正式成立。该部门的座右铭是“本地问题,本地解法”,这后来被采纳为Site-75-VN的口号。心灵单位专注于研究越南异常场景历史上的相关组织和蓝型社区,并借此学习知识和经验,以应用于收容相关异常。
摘自“心灵单位总指导手册”
翻译部门
主管:兰德尔 “瑕疵” 弗洛伦斯
办公地点:记录与信息安全管理部中心
越南分部历史最悠久、最著名的部门之一,是与其他分部的对外关系和联合收容工作的重要纽带。该部门与全球所有其他SCP基金会站点保持着友好合作关系。此外,纵观历史,他们与英语、德语和繁体中文分部有着最密切的合作。
异常医学与药剂学部门
主管:姜黄仁博士(兼任)
办公地点:医疗中心
在Site-75-VN和Site-ZH-44的合作下建立,该部门负责照顾和治疗站点内所有受异常影响的人员,也协助收容影响人类的生物性异常,并研究在某些不可避免的情况下异常在医学中的应用。
超信息部门
海洋学部门
主管:梁德英
办公地点:异常研究区域
成立于1964年,是美国军队越来越多地部署异常武器的结果。如今,由于漫长的海岸线和覆盖越南两个大群岛的领海,该部门经常遭受与当地异常有关的收容突破。该部门与MTF Nu-86(“向殿下致敬”)保持着密切的关系。
驻站机动特遣队
MTF Alpha-101(“语法警察”)

特遣队任务:监控、寻回和收容以数字形式存在的异常以及互联网中的异常。
MTF Nu-70(“穿林打叶”)

特遣队任务:监控、寻回和收容与政治相关的异常,并征服相关团体和异常犯罪组织。
MTF Nu-86(“向殿下致敬”)

特遣队任务:监控、寻回和收容存在于/来自/与海洋环境相关的异常或异常现象。
已收容异常列表
识别编号 | 项目等级 |
---|---|
SCP-031-VN | 等待分级 Keter Safe 无效化 |
SCP-060-VN | 等待分级 |
SCP-066-VN | Euclid |
SCP-088-VN | Keter |
SCP-101-VN | 无效化 |
SCP-105-VN | Keter |
SCP-165-VN | Keter |
SCP-420-VN | Keter |
SCP-6789-VN-J | Kettle |
重要卫星5设施
- 芽庄前哨站:位于庆和省芽庄市,SCP基金会越南分部最古老的前哨站之一。包含有海洋学部门的收容设施和异常医学部门的测试设施。
- 芹苴前哨站:已被升级并扩建为芹苴设施。
- 观察哨 75-59:位于守德市6和胡志明市第一郡之间的异常空间区域,由心灵部门直接管理。该观察哨负责监视、研究和执行与NX-59-VN的外交任务。
- 观察哨 75-105:建立在南沙群岛的一个岛屿上。该观察哨最初用于监视和研究SCP-105-VN,此后扩展了其功能,成为海洋学部门的海上基地。
附加信息
Site-75-VN目前所在的两个地点曾经是一个异常空间隧道网络中的两个门径,由一个复杂且高度稳定的奇术矩阵维护,横跨东亚,可以追溯到10世纪末。在16世纪初,一次起源未知的现实转移导致整个网络崩溃成许多碎片化和不稳定的部分。

位于西贡的法国星象宪兵队大楼
在20世纪初,法国星象宪兵团7启动了一个研究项目,旨在恢复这个空间隧道网络的南段。他们最初的计划是恢复连接 清化——芹苴——河内——广州湾四处门径口的路段。
然而,该项目仅在清化——芹苴段成功了,当时连续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这让研究资源变得匮乏,导致该计划无限期暂停。
在中国内战(1927-1950)和第二次中日战争(1937-1945)期间,由于各方故意抹去剩余的奇术痕迹以防止敌对势力利用,空间隧道网络的其余部分被完全摧毁。
1954 年,法国军方打算利用这一空间异常将驻扎在越南南部的法国远征军派往中北部海岸地区进行突袭。然而,随着法国军队在奠边府战役8(1954 年 3 月 13 日至 7 月 7 日)中的大失败和日内瓦协议(1954 年 7 月 20 日)的签署后,该计划失败了。
在撤至北纬17度线以南时,法国军方焚烧了大部分关于对该异常区域进行研究的文件。在越南的支持下,法国星象宪兵队位于涂山下的研究设施随后被基金会接管。现有设施被翻新并扩建为临时站点-75-VN。出于研究目的,在这个异常区域(芹苴)的另一侧,一个前哨站被建立作为伪装。
Site-75-VN官方徽标
1962年10月1日,临时站点-75-VN被正式提升为研究与收容站点-75-VN。其行动范围也扩展到各个领域,以适应越南战争期间异常现象的日益增加。
1975年后,由于Site-75-VN和芹苴前哨站所在地的政治统一,对异常空间区域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到1984年末,相关传送技术被成功重建并使用异常科学进行了解释。拥有这项技术使基金会在未来的谈判中占据了上风9。
在运行期间,前哨站不断扩建以满足新出现的收容需求。2000年,Site-75-VN的管理员批准将前哨站扩建为站点的第二个设施,并拥有更现代化的基础设施来容纳基金会人员、收容人形异常、进行专业研究。芹苴设施于2002年12月25日完工并正式投入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