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会半月刊 - 2022年6月

评分: +43+x

新闻

第三届“为所欲为”杯新人竞赛已经开始!

万类霜天竞自由。

夏天,一个谈论到它便能感受到热浪的季节。节节高升的不只有水银柱所指示的数字,还有新加入网站的写手们的热情。第三届“为所欲为”杯新人竞赛就在这火热的夏天开始了。和前两次竞赛一样,不限主题,不限字数,只有一个要求:初来乍到并拥有一颗热爱写作的心。

谁能忘记前两届新人竞赛中涌现的新锐写手们呢?我们期待这一届新人竞赛也会有这样的黑马产生。记住,只要动笔,总会有无限可能。

其它消息

#


(半月刊咕咕时错过的)2022电子游戏竞赛结束!

一个“最佳手机游戏”不是原神的最佳可能世界。

(我们错过的)其他竞赛们

我们到底鸽了多久啊(悲)

你觉得里根(总统里根/罗纳德·里根)该不该成为一个正式标签?剧透:申请被拒绝

也许你会说这算什么消息但猜猜我们有多少里根作品

新作展出

2022年5月2日、5月9日、5月16日、5月23日、5月30日当周

 

CN站是一个活跃的社群,每个月都会有相当数量的作品被投递到网站上。

总有一些优秀的作品一经发布就广受欢迎,也有一些稍欠打磨的作品在发布后反响不佳。

无论如何,它们都得到了相当的关注。但那些两者之间的呢?

一些原创作品名旁的标注符号🌓表示它们是截至本刊发布时,分数停留在5-30的作品。

“对于作者而言,最令人沮丧的可能不是删除,而是分数停滞在低分,并且得不到任何回应。”

此言非虚。请试试阅读这些作品,不要吝啬你的投票和评论!

或许它们并非不够精彩,只是尚待挖掘而已 :)


特别企划:临床腔

新人们在动笔写下第一篇文档时,最常遇到的难题大概是这个:我有一个点子,大概知道如何写一篇文档。但,我该怎么写才能脱离口语化,体现出“基金会那味”呢?

“临床腔”是什么?

有一个术语专门用来指“基金会那味”,就是“临床腔”。人们通常很容易明白“临床腔”这个词和注重严谨的文本(例如病例和研究报告)有关。然而 “临床”与“临床腔”还是有些分别的:如果说“临床”要求你的行文和标准的研究报告一样严谨,那么“临床腔”则要求你的行文看起来和人们认知中的研究报告那样严谨。这有区别吗?让我们以一篇没有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为例。这篇报告的标题为“不含化学成分的消费品的全面概述”,里面细致的讨论了“有没有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消费品”这一问题。当然,这篇报告被打回了。虽然它是正规形式的研究报告,但它研究的是一个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东西,更像一个从研究者的幽默感中诞生的讽刺小品。等等,SCP文档描述的不也是这样的东西吗?没错,和你描述的内容无关,临床腔只是一种行文方式。只要你的行文看起来和人们认知中的研究报告一样,便不会有太大问题。

酷!那具体怎么搞?我是不是该真的写篇论文出来?

临床腔并不意味着行文和研究报告一模一样,充斥着专业概念和专业术语。相反的,使用临床腔的最基础要求是:语言表达简单、直接。在世界观内,SCP文档是给负责收容该异常的工作人员来看的,因此,其可以大体地被定义为一种“实用文体”。从世界观内的角度来说,文档不够简单直接会带给收容工作以极大的阻碍;从世界观外的角度来说,一切文字都必须服务于表达,如果在行文的过程中堆叠生僻概念,给读者徒设障碍,便违背了写作最基本的原则。

临床腔也意味着你的描述要客观、专业。你可以写出一个“龙傲天”,给予他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恐怖异常性质,但在描述他的性质时,你必须使用客观、书面、科学的语气来描述,而不是随性的描绘。描述应该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而不是“没有别人推它时,物体会呆着不动或者匀速前进”;描述应该是“高20米,表面温度极高”,而不是“庞大且烫得吓人”。基金会在研究收容方法之前,先得客观的了解异常的性质。无法了解性质,又谈何科学的收容?

干嘛像文学家一样这么咬文嚼字?用临床腔写作有什么好处吗?

对,“文学”。说到底,所有基金会创作都是“虚构文学”。不要被“临床腔”或“专业性”这样的词吓倒——人们对基金会作品的期待仍是“优秀的虚构文学作品”,而这一点和你看过的其他文字差别并不大。在动笔的过程中,你的目标始终是“读起来有趣与否”,也即“文学性”。使用专业性的描述语气则是达到这一目的的一种有效手段。你有没有发现,当你在用你自己的语言来向他人描绘一个异常时,它便不如原文那么有趣了?这就是临床腔的好处。基金会写作之所以吸引了包括你在内的众多粉丝,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里的人们运用并挖掘着“临床腔”中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性。

基金会创作重视客观、书面、科学的描述,原因正在于“基金会”——整个故事叙述视角的出发点。不同于一般都市怪谈常以“普通人的自述”来构建图景、描绘未知的存在,基金会创作站在一个新角度:存在本身已经证实,政府或研究所之类的机密组织正在对其进行研究。这种视角的转变让都市传说从口耳相传、亦真亦幻的遭遇在另一个背景下陡然升级成人们已经在讨论如何应对的切实存在,从“也许它会出现在我家门口”变成“它现在就站在我们的门外”。这样的视角变化是“怪谈”这类文本从来没有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有时也把自己称作“新怪谈”。

当语气变得更确凿,初次阅读的读者便更容易把所陈述的内容当真。临床腔因此能够成功营造的代入感,或者可以说“仿真感”。这个简单的现象不只被基金会写作所利用,基金会之外也俯拾皆是。刑侦片等影视作品从都市怪谈中汲取素材,添加一点现实成分后进入大众文化;大量伪记录片式的怪谈短片和“模拟恐怖”短片在视频网站上走红;“规则类怪谈”在网络写作圈掀起巨浪,等等,它们都利用了这个特性。

太长不看:所以到底怎么写出带基金会味的文字?

其实和你之前看过的许多建议一样,我在这能给出的提议也只能是:多读其他人的作品,从系列一二开始。早期的基金会作品也正是最初的一批写手们和“临床腔”这一概念相互影响的写照:写手们正打磨自己的语言和临床腔相磨合;临床腔也反过来被最初一批写手们不断定义和改造。如今当你听人谈及“临床腔”时,它已经成为某种“写作格式”的代名词,而读起这些早期文章能够让你更好理解这些“格式”存在的道理。当然,比起一丝不苟地执行格式和条条框框,你也许会更喜欢那些不落窠臼的文章,但理解它本身的意义仍然是有价值的。这不只是为了让你更好地遵守它,更重要的是,当你需要作出与这不同的艺术表达时,你会知道该怎么恰当地舍弃。有了“临床经验”,读起、写起后来的格式错乱文2也许也会更添一番风味。

世界的SCP艺术作品

202204-02-01

进入多个独立电影节名单的短片:Site 22

202204-02-06

SCP-3090,作者为Satawat Artist

202204-02-04

藤本树风格的SCP-049,作者为Gorkloum

202204-02-05

被放逐者之图书馆,作者为초인후CIH

Q&A

Q:我不喜欢对我的作品的选段。我可以更改它吗?可以用我自己写的短评来介绍我的作品吗?
A:当然可以,作者最大!作者完全可以控制他们的作品在本刊的展示方式。你可以联系我们进行修改。

Q:我的作品大幅修改/重写/删除了,我不希望旧内容被展出/推荐。
A:请联系我们删除或修改相关内容。

Q:我不想自己的作品被展出!
A:这样的要求是可以接受的。例如解密SCP也有作者不希望自己的作品被解密。

Q:我发现有错别字/错误/不准确的信息/希望改进的内容。如何修正它?
A:请在讨论区留言。尤其是错误不仅限于你自己的作品,或涉及到对更多栏目的内容进行修改时。

Q:我想要为自己的/喜欢的作品写长评!
A:经审核通过之后,你的长评可以单独展示出来。如果它足够长,甚至可以作为一个栏目。

Q:我想为本刊添加栏目。
A:请联系我们合作。如果你有意维持和经营一个新栏目,欢迎你加入我们!


除非特别注明,本页内容采用以下授权方式: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3.0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