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尘会圣论
评分: +15+x
众意登玄.灵离部.尘禅类.色尘会圣论

《众意登玄》​主众意登玄教教义,是如总灵离、真符、虚合、入世四部。其为南瞻部洲大般若者上根要义,布教闹市、乡野,尊神、俗士​遍习之。其乃诸天新变之始,化度千岁之拂于天衣,而后量劫万世。

《众意登玄 灵离尘禅》第七十二卷——色尘会圣论,论破虚之义,假诸外士1道元而欲凡夫归依。


夫虚空俱极者,盖是琉璃幻变之五采,湛然之妄劫者也。

自非神明景助,何能复返于真空之间哉?

是以真人通天命于原初,益其所不能损;极内观于双目,物色所不能制者,岂不以其即小千之末节,故世之不能触其本根者也?

是以贤人持初心而空明,则无理而自通;度日月以外显,故谈吐而宏博。无理而自通,故能祛抹幻泡;谈吐而知四洲,则眼界纵横。

如此,纵万象乱杂,而能自立其中。能自立者,乃知象非真象;象非真象故,则虽象而非象。

然则空实两分,是非一俱,蜉蝣之身,殆若列位之未闻。故向来言谈,每有尘俗论及,各有不同。夫有殊异而求合,可无谛真而细究哉?故众论竞出,而诸理皆虚焉。

何则?“空寂”者,寂空于万物,万物未尝空。此得在于灭六欲,失在于弃根。

“根本”者,明根非独根,故虽本而非本也。夫言本者,但当根即本,岂待本根而后为色哉?此直语本根形观,亦不可离所谓法执也。

“法执”者,思尚于“我”,多以直取妙义。故非幻,幻亦实;非执,执亦法。求夫立字之源活者,直以非执非我执,非一花一叶耳。何必非执取此法,非执执彼执?此直好胜之感,岂称达来正道,即象之本哉?夫以执我于法,则所法而非法;以执我非法,则虽实而非实。然则虚空跫然于碧天之上,岂可足坤舆而掌扶光哉?

然不能进之,则覆箴言以得之。试答之曰:《普超三昧经》云:“一切诸法自然清净无有处所。自然净者无有处所。”《集诸法宝最上义论》云:“若识无生者彼一切法当云何有。是故应知。诸法皆从真实所生……虽生无实而无所有。”于兹迄今,求夫莫不是般若者也,岂谓身着浊海,布尘耳目,实无所获,然后憔悴于真谛者乎?
 
诚人境之藏谧泬若,然非社伽皆识;即真即妄,而性情难易。性之窘易,故虽存而不知;识之窘易,故虽不知而存。知而存,所谓色通;虽不知而存,所谓色微;虽存而不知,所谓色无。如此,则非无存也,存非真存。存非真存,故于何方通达?故有云:“若先参禅见性。而更修净业。最为顺理。”以明夫至人之不于空华,即众生真空妙有,岂待幻垢穷衍以自惑哉?

是以虚空有无为之谈,《众玄》2有俗谛返真之能。然则灵离3妙果,集之蕴一也。故《回果》云:“一二微尘,百千蓄浊;其中空余,乃此间恶果养因。”夫养因,即是碍真之本清,碍真,即是至真之本清。本清,故虽本而非根,具异其之形体。是以俗职、俗实之化身,非皆定之恶,其根必清。惝为无根之欲,则反之。故经云:“‘真谛俗谛,谓有异耶?’答曰:‘无异也。’”此经直辩真谛以明非有,俗谛以明非无。岂以谛二而二于物哉?

然则万物,果其至所以不至,至其所以不至。至其所以不至,故虽识而非至,至其所以识,故虽至而非识。一游,虽观其根真,无者不绝所识;虽至而非至,至者非真至此地也。若有不即至,不识不至,则有无致一也。

故世尊执白法,叹曰:“求法不有至识,以碍其行缘入法。”《二谛义》云:“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即横无碍。有不碍空。空不碍有。有为空用。空为有用。何但空有无碍。唯就有中一切法无碍。”此乃众说之类言也。

何者?谓其至耶,则幻虚无现;谓其识耶,则物无所制。以至非识,故识海不惊;以识非至,故二识一新。然则非至非识者,不若入空,进拓其妄也。

然则非至非识者,沉南瞻之海也。《大般若经》云:问:“如世尊说平等法性一切皆空,无能动者,无二可得,无有少法非自性空,云何涅槃可言非化?”答:“此自性空非声闻作,非独觉作,非菩萨作,非如来作,亦非余作,有佛无佛其性常空,此即涅槃,是故我说涅槃非化,非实有法名为涅槃,可说无生、无灭、非化。”至、识不聚者,欲仿涅槃而不效,其故于此金经现也。

所以然者,夫至若真至,知自然行,岂可求临天缘而后悟哉?譬彼真识,识阿赖耶识,岂可浮虚作态而后荒也?若至不自至,力己而试,故知界相有无。欲而不达,虽识,不可谓之至。不识者,夫如仰天衣摩尼,可谓之尽。万千皆尽,得复因缘,生灭自然,尘象栏至,身力恬淡。

故《大哀论》云:“说于诸法无有来相。诸法无处无所住故。诸法自然无反覆故……诸法本净。以灭诸入不复生故。”而列位难僧,穷循其俗,求谛坤灵,不俯碧穹。

若应至,则力至,不应拒之;若应识,则神思,不应淡之。知至是为假至,以净灵台,不假借而魔染同人。此事二称一,纵其文相别异也,仍应於此求合,以正众玄。

何则?《众玄》之言:“至之者,谓青山,谓流水,谓天境,谓人间。神、形所至,皆可为容,而百般天命,不过至生死、落黄泉;识之者,谈南柯,论将来,及他世,散十方。神、行所难至,皆可为拟,而五蕴未空,不过浮天絮、静山林。”

故浮生百相,无须慧力天人。《回果》又云:“未完之人,烟火尘世,承诸恶果而心坚行正,亦称修行。当下之时,人法最重,高下归一而自皈众意,亦谓登玄。”

故《憨山老人梦游集》云:“我观大士心。欲洁众生染。故自白其衣。遮护众生短。如水但洗尘。水不自洗水。大士与众生。其实无彼此。若见自己心。便识大士面。”此彼莫若天人一向,而困者怀天仙之志。然则彼此法力,困者难道究竟。当下之世,苍生业力铸金山香水,化帝释须弥,无自释而回果至缘。故知万物刹那,恒常无我。

是以《众玄》立强名之文,明逆三宝六义。如此,则深远之言,于何而不在?是以神佛来聚而不变,履万惑而常通者,以其万物簇新,而三千诸天一一化身。

故其门下嗟叹:“壮矣!无量社伽,自品登玄。”其远天门而自立之处,亦然舍利金丹之路。然则路漫修远哉?正心而进。成道远乎哉?会之即圣。

色尘会圣论论终。

除非特别注明,本页内容采用以下授权方式: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3.0 License